虽是如此,心急也吃不了热豆腐。承平一边重新安排京都防守,一边叫人将皇宫围了起来,每日三次在城门下和京都城中朗读裘蕴明所写《讨公孙檄》。裘蕴明虽素来软弱但并非没有脾气,当初就是因为公孙宣仪借欺辱怀章激怒陷害赵熹一事使得怀章对裘蕴明态度大变,如今公孙氏全城搜捕要取他性命、害得他东躲西藏,裘蕴明与怀章藏在一处每次望而不可近,心中恨死了公孙家,写出的檄文格外犀利,后又有承平润色,这篇檄文行文酣畅意义直白锋芒犀利朗朗上口,不多时就传遍京都,后更遍行天下。
“挟威而乱,董卓羞其无耻;弑亲擅政,王莽惭其无道;子丧母哀,虎豹不舍天慈;主啸群伏,豺狼仍守忠孝。呜呼公孙,禽兽难比、奸佞难肖,天地不容、千秋共讨!”
“够了!”公孙宣仪从下属手中夺过檄文撕了个粉碎,公孙太尉则长长叹了口气:“外面一日三唱,你撕掉这份又有何用?”
公孙宣仪强忍怒气请命:“事已至此咱们不如拼死一搏!李承平自作聪明在西边开了一个口子,请父亲许我带人冲杀出城,其余人保卫着您趁机冲出城外,等到了胶州咱们东山再起!”
公孙太尉道:“我已花甲之年,如何东山再起?你大哥已死,若你再出事,我就算东山再起又有何用!”
“父亲!”
公孙太尉摆摆手:“你们都下去吧,给我取油和酒来。”
下属看看上方的皇帝宝座,犹豫道:“酒是送到欢怡阁么?”
公孙太尉道:“就送到这里,这大殿之上!”
下属领命退下。公孙宣仪急忙要劝,也被公孙太尉赶走,大殿之中只剩太尉抱着酒坛孑然而立。他登上御阶,走到皇帝宝座前,站了许久才缓缓伸出手,摸了摸御座的扶手。
想他宦海纵横,曾经也想精忠报国做贤臣良相,可主上无明、强臣不免意动,方知武侯难效、但做一霍光总无不可,谁知竟被小女子算计,落得奸臣贼子抄家灭族、累身后骂名。
一步错,步步错,若当初皇帝召诸公子入京自己就歇了摄政之心、不送曦暧入宫,曦暧觅得良人和美幸福、两个儿子成家立业各自安好,自己含饴弄孙安享天伦,岂不美哉!又或许自己能狠下心抛开声名之累、在诸公子进京前就废帝自立,各州也未必会如何,又怎会弄得如今这般模样!
公孙太尉摸上椅背,上龙腾驾雾威严庄重。机关算尽,自己分明无弑君之心、亦无篡位之罪,却白白背负骂名,这皇位自己竟一日都未坐过!
何等冤枉!
何其可笑!
公孙太尉忽而仰天大笑:“李承平、吴衍,你们都想坐这个座位,可终究,你们谁都坐不成!谁都坐不成,哈哈哈哈哈!”
承平已围城五日,估摸着城中军士已然动摇,便叫在西边松个口,从西边出城的军士一律不杀,除祸首外要走要降都可自便。此令一出果有军士逃散,但如今守卫皇城的多是公孙亲信,逃的人虽多却还不能破城。承平不愿再有伤亡,便想多等几日,没料皇宫内竟忽然燃起火来!承平当即下令,趁宫内慌乱攻入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