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公孙宣仪道:“难道怪我吗!前些天陶家夫人不是出殡吗,翊羽军可仔细查过了,赵熹不过躲在棺材里逃出去了吧?”

公孙昌强忍怒火:“父亲一再强调不能得罪陶家,陶家夫人的棺材我们怎么敢查!不过随从都看过了,全都没有问题,陶希仁难道肯拼着老婆不要来帮赵熹么!二弟不是一直盯守陶家吗,难道没有发现什么!”

“那你是怪父亲咯!”

公孙太尉忍无可忍,怒声厉斥:“全都给我闭嘴!外面还没打进来、你们自己反倒吵起来了!像什么样子!如你们这般我辛苦筹谋又有什么用,百年之后都要叫你们给败光了!”

公孙兄弟连连认错。公孙太尉这才道:“刘史策是朝中难得的老将,年轻时也曾沙场扬名,在各州都威名赫赫,本以为他能叫李承平折戟,没料……不过这也给我们提了醒,吩咐下去,即日起紧闭城门,任何人都不准进出!既然打不过,就看他耗不耗得起!”

两日后,承平大军抵达京都、驻扎城外,叫人意外的是,舒妃和公主竟也在其中。原来那日舒妃逃出宫后直奔京都城北门,护卫们拼死搏杀才将她和公主送出城去,那时她身边只余三十人。三十人虽少各个义胆忠肝,护着舒妃和公主躲在城郊青松林深处,每日靠捕猎禽兽采食松果为生,后遇到忠义的猎户接济,勉强度日。中间也遇到过翊羽军搜捕,多亏猎户掩护外加陈雄机变,这才没有被发现。后来听到承平大军高呼卫君除奸的口号、叫人偷偷探查发现却是承平,这才放心出来与承平汇合,并将宫中之事悉数告知。

“大君是为了陛下、为了公主和我才没能及时逃离,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安全出宫!李大人,实在对不起!”

承平攥紧了拳,久久没有说话。

袁敬德一直都在承平左右,安慰道:“大君本就是义气之人,如此作为才是大君本性!将军也不必忧心,大君非寻常人,他必然有办法转危为安!”

岳阳早就听闻赵熹的大名,不过他听到的多是些真真假假的风流故事,赵熹名声再响武功再高在众人口中也不过是个放浪轻浮供人意淫的双元,如今听舒妃如此说他才知自己对双元误会颇深,对赵熹也升起敬佩之意:“真如娘娘所言李大君当真是不逊男儿的英雄人物!他若真为公孙氏所擒公孙氏必要用他来辖制将军,反而安全些呢!”

承平叹道:“我自然知他,可我也心疼他,若我能在他身边,至少能叫他少些辛苦……事已至此,攻城之事不能耽搁,劳烦诸位辛苦些,咱们连夜行军、但京都再休息!”

诸人自然应允。承平本欲将舒妃和公主送回平州,舒妃却断然拒绝:“大君为救本宫安危不明,本宫一定要见到他才安心!何况本宫信将军能胜!本宫要亲眼看着公孙氏亡家灭族!”

承平见舒妃也是外柔内刚之人,便不再多劝,大军奋力赶路,这才如此迅速到达京都。

承平看着牢不可破的京都城防暗自焦急,熹儿,再等等,咱们很快就能相见!

第148章 天边月

都说瑞雪兆丰年,正月大雪是吉兆,街上本该热闹繁华,可京都城外战甲列列,城中街道也是一片肃然,除了往来巡逻的官兵,所有百姓都是行色匆匆,不敢多在外停留一刻。

一老翁身矮体胖、背驼腿屈,穿着厚棉袄戴着重棉帽拄着拐杖极力快走,可毕竟上了年纪、腿脚不便,仍是走得慢慢腾腾。官兵嫌他挡路将他推到路边,他也没敢反抗反而不住躬身道歉,待官兵离开才继续前行。直到拐进胡同走入一间小院,老翁忽地直起身来,将棉帽一揭棉衣一脱,露出赵熹那张焦黄颜色都掩盖不住的惊艳面容:“诸位,咱们的机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