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公孙氏摸不准赵熹身份,但看他言谈举止与承平平起平坐,猜他地位不低,便道:“叫小公子久等了,咱们这就动身!”

赵熹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公孙大人家太大,咱们住惯了小屋子,去了不自在。”

公孙宣仪瞧承平不言不语仍是笑,心里骂他畏缩,端起架子来:“三公子,我亲自前来城外等候已久,只想请您吃个便饭,怎么,您不肯给我这个面子?”

赵熹早瞧公孙不爽,嗤笑:“公孙公子,当初陶公子请我们三公子来京可是三拒三拜、三催三请,长跪不起、泣涕如雨,我家公子怜他诚心这才同意随他上京都来。你只等在帐子里、挥挥手就叫咱们同你去,不是咱们不给你面子,是你不给咱公子面子!”

陶希仁没料赵熹此时还趁机占他便宜,气得双颊通红:“赵熹!你!”

赵熹转过去看他,得意得像盛夏的花:“怎么,我说的不对?你觉得公孙公子要拜得比你多、哭得比你还响我们才能同他去是么?”

陶希仁恨不能往他俏丽的脸上喷一脸血!公孙宣仪半信半疑地望向陶希仁,见他羞愤欲死的模样以为真有其事。他自然不可能这样待承平,只得道:“陶公子可真舍得下身份!不过今日是我公孙氏请,自然不同。”

公孙宣仪语罢,公孙家仆竟要动手去牵马。袁二狗立刻将人挡开,护卫亮出兵刃,赵熹也卸下长枪拿在手中:“公孙氏好大的面子,不知经得住我几枪!”

公孙宣仪不过看承平老实想威逼试探、并不想与承平刀刃相见,见平州态度强硬、承平面不改色,只得问:“三公子,你来是不来!”

承平这才道:“承平奉召而来,自该回复君命为要,且家中还未收拾妥当、少不得我前去主持。况公孙太尉为长辈,该承平登门拜访才是,怎敢叫太尉等候?多谢大人迎接,大人心意承平知晓,不过今日确实不妥,过几日等承平收拾妥当再前去拜见太傅、大人!从平州来时父亲特地嘱咐为太傅和大人准备了些礼物,今日既然见了,还请大人笑纳!”

承平这话滴水不漏,朱鹤又带人捧了礼物上前,可谓礼数周全,公孙宣仪只得点头:“好,不愧为平州三公子,真是少年英雄!我愿交你这个朋友,今日之事就此了结,日后咱们再把酒言欢!陶公子也请吧,日后可刚强些,别动不动就哭哭啼啼叫人笑话!”

说罢公孙走到一边,叫仆人们让出道路,陶希仁怒气冲冲回到车上,随承平等人入城。

第57章 平园

众人刚入城门便有几人冲了上来,这几人都是仆役打扮,各个满头大汗面有愤色,朱鹤认出其中一人为郡公府老奴、被先行派到京都置办家业,抱怨道:“福伯你怎的不到城外去接,咱们差点就被人给扣下了!”

福伯急道:“不是老奴倚老卖老慢待公子,是他们城守拦着不让我们出城啊!”另外几人闻言纷纷附和:“是啊!奴才们是陶府和孙府家奴,一早就要出城接老爷公子,可守城的直接将我们赶开、不准我们出去,我们也没有办法啊!不知我们老爷公子可进来了么?”

朱鹤指指后面车架,陶家奴仆立刻迎了上去,陶太傅和孙先生向承平作别后便各自离开。赵熹见状不由道:“守城怎会拦着他们不让出城,想必是公孙氏从中作梗!这公孙氏也忒不将人放在眼里!”

承平叹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咱们刚来京都、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识、什么也不清楚,这时候谁都不好得罪,咱们还是先回家去再从长计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