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熹只替承平难过:“郡公看低了三公子。”
郡公只得道:“好吧,我一会去看看他。”
赵熹这才告辞。
郡公叫人去祠堂看两个孩子究竟如何,自己将常辉请入书房:“让你见笑了,赵招胜家双元实在是独树一帜,我真是招架不住啊!”
常辉笑道:“先前我还对这小君不怎么放在心上,今日听他一番话实乃难得一见的英雄人物,所有机会日后成就怕不逊父兄,他心向李家是好事啊!虽然先前与大公子有婚约,但毕竟还未定亲,下官看大公子的样子对这门亲事也不执着,既然如此就成全了他与三公子又何妨?他俩逞心如意,平州也添一强力,两全其美啊!”
郡公也是有苦难言,他无脸说出昨晚之事,只含混道:“承盛确实对赵小君无意,本来可以好事成双,可、可,昨夜因他闹得家宅不宁,夫人更是抵死不肯叫他入门,后院不安则前堂不稳,赵小君又是如此人物,我实在不敢冒这个险啊!”
昨夜事情奇怪,大家都有所猜测,常辉不敢多想,只道:“既然如此,郡公还是得想个好法子劝劝赵小君才好,我看小君烈性得很,若他因此心怀芥蒂才真是弃金于市、损己资敌了……”
郡公忙问:“常辉可有办法?”
“儿女情长多是年少冲动,赵小君瞧着也是吃软不吃硬的,郡公不如先放他一放,然后再收他为义子、向他说些软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小君应该会理解的。”
郡公无奈叹气,与常辉谈起公事。送走了常辉,仆人跑来禀告,祠堂内承泰趴在地上休息、但为悔过自断头发;承平果如赵熹所言,双手撑着身子跪在祖宗牌位前。郡公又欣慰又心疼,免去二人罚跪、改为在自己院中禁足三月。
又过了两日,城外来了几名不速之客。
第50章 天使
见过郡公后赵熹和承平的事再没了消息。赵熹知道郡公一时半会下不了决心,不过他已然动摇,答应是迟早的事,剩下的等承平出来再说不迟。既然心里有了底,他也不再焦急,看这日天清气朗,便决定到城外玩玩。走到城门,正遇到一桩不平事。
平阳城守卫一向有收“城赋”的惯例,这一年赵将军前线苦战、平州为保军需难免加税,加上有人中饱私囊,“城赋”也变本加厉。如今的“城赋”全由城守看碟下菜,贫民小贩交一百文、普通商贾一钱,其余外地的、有钱的上不加限,能敲多少算多少。一般百姓不与官斗,大些的商贾为求安也不会争执,大家都听命拿钱,并不多做纠缠,可今日守城却触了霉头。
赵熹来到城门口,就见一群城守围着两辆马车,车子样貌朴素,但两驾四轮、车马还有金饰、车尾更挂有旌节,赵熹虽没见过,但看这两辆马车的样子,车上之人地位不低。不过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车下站着一个儒生。这儒生眉细如柳叶、眼长似凤尾,年纪尚轻还未加冠,一头墨发用玉带系住垂在肩上,实在风流难掩。本是多情人,偏偏抑往尘,面沉冷玉、石压朱唇,又一身苍兰长衫,老气横秋、呆雁枯琴。
儒生文弱,被凶神恶煞的官兵围住丝毫无畏惧之心,仍倨挺傲立,声音铮然:“我等为天使,有诏书令符为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等代天巡狩岂有纳税交赋之理,置陛下于何地!尔等为天子臣民,见天使自该躬身迎奉,竟敢行敲诈之事,岂为君臣之礼!尔等还不快速速请罪、禀报郡公前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