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熹哭笑不得:“我与大公子并不相识,怎会为他怄气!何况我是真心欣赏三公子胸襟气度,与大公子何干!”
赵夫人道:“要你跟三公子真是戏文里一样情意深深誓死不离那娘我还考虑考虑,可你不过是欣赏他的才华和气度,有才华的人多了,哪能因为这个就嫁人呢!何况虽然没有明说,但你已经许给了李大公子,要是咱们反悔、求郡公把你嫁给三公子,其他人会怎么想?还以为你跟三公子有了什么才不得不如此呢!”
赵熹欲要开口被赵夫人止住,“我知道你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可三公子呢?大公子呢?李府其他人呢!大公子可是嫡长子,以后要继承郡公爵位的!他因为你跟三公子有了矛盾,三公子还能有前程吗?三公子因为你没了前程,他待你能好么!就算大公子宽宏大量不计较,你和大公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日子长了三公子会不会有怀疑?他有了不爽会不会找你撒气?就算他俩都是好的,还有婆婆公公、叔子妯娌呢!我的儿,嫁人不是一时一刻,那可是数十年、是你的一辈子啊!”
赵熹又要开口又被赵夫人压住:“我知道你相信三公子,可你与他才见了几次,你能看透他么?你是在赌啊!赌鬼你娘我见得多了,十赌九输!”
话都给赵夫人说完了,赵熹只能悻悻住口。赵将军又劝:“爹和你大哥都见过李大公子,长得漂亮,说话也斯斯文文的,跟我熹儿很配!他不肯见你未必就是不喜欢你,就算现在不喜欢,我熹儿这样好,他见了准喜欢!至于三公子,你就把他当弟弟吧,嫁给他的事不要再提了!”
赵熹猛然起身,回手一掷,游云正立进兵器架中,铮然作响。赵熹不发一言,回自己屋去了。
赵夫人连连摇头:“真是宠坏了。当家的,明天就回郡公,这门亲事我们答应了!”
赵福犹豫道:“可阿娣不愿意啊,何必逼他……”
“不逼他、这么好的亲事真吹了怎么办!熹儿毕竟是双元!”
赵福不语,他心里明白,双元身份特殊,那些正人君子们既厌恶双元、又忍不住想要染指,赵熹又那般样貌,觊觎的人更多。乱世佳人哪有好下场的?早早找个依靠才是正经。可李大公子真靠得住么?
赵夫人以为赵福担心赵熹,安慰道:“放心吧,熹儿会同意的,从他同意嫁人开始、不,从他身为双元开始,他就没有任性的权利了……”
第9章 婚事
早上郡公派人喊承平至议事厅议事。这是承平第一次参与平州政务,虽知自己此去也只能听听看看并无甚用处,但心里还是不免激动。待他到时文武官员已坐了一屋、郡公正和赵将军大声说笑,承盛侍立一旁,脸上虽笑,承平却觉得他笑得有些苦涩。
承平忽有种不好的预感,果然,待承平行礼后郡公叫他入座,笑道:“承平来的正好,赵将军已同意了与咱家的婚事,我打算回去叫人看看日子,先订亲再说!不过你二哥摔了腿、不能再去卫宁,只好叫你大哥前往,那订婚的事,就得你这个小弟替大哥看着些了!这事重之又重,你可办得了!”
承平连忙去看承盛,承盛只是笑,并未多言。承平舌尖泛苦,想了想,上前跪道:“恭喜大哥求得贤妻!父亲,家中有事儿子自然责无旁贷,可婚姻大事关系大哥一生幸福,大哥爱重赵小君,这婚事还是由大哥亲自操办较为妥帖。儿子知道此去卫宁困难重重,既要交好卫州又要安顿百姓,还需考察当地官吏、布置地方防卫,需慎之又慎。儿子虽年纪小、不抵大哥、二哥精明强干,但如有能臣从旁辅助、儿子小心行事,定能将事情办好!父亲,大哥婚事在即自然以婚事为重,儿子愿往卫宁!”
郡公本觉得承平不过十五、叫他看顾定亲的事都不放心,没料这孩子不过在司农干了几天,就毛遂自荐要去卫宁!不过他对卫宁的事说得头头是道,比承泰还要强些……按说如今正要重用赵家,与赵家的婚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这时候新郎官远走卫宁确实不该;去卫宁本来就没打算叫孩子们去,不过魏氏相求、卫州嫡长公子又亲至,这才叫承泰前往,这么不巧承泰摔了腿,只好让别的孩子顶上,若承平真能虚心听从、谨慎行事,叫他去历练一番也无妨……
郡公又看了看承平,他是儿子们中年纪最小的,但因与刘氏日渐疏远,对这个孩子,郡公关注并不多。现在这孩子已经十五岁,长得健壮挺拔,样貌虽不比老大俊郎,却也是个英挺少年,看着敦厚又老实,可亲又可信。老大有赵家支持,老二有自己筹谋,老三既然想自强自立,自己也该给他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