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承泰也趁机表迹,刚刚的不快就此揭过,承平一面觉得庆幸,一面又有些失落。

第4章 魏氏

家宴结束,李郡公携魏氏回西院休息。魏氏瞧郡公心情尚可,柔笑着偎进郡公怀里。魏氏虽已育有一儿一女年岁已大,但更有成熟韵味,这些年与郡公日夜相伴对郡公的喜好更是清清楚楚,只做出一副崇拜依恋的姿态就叫郡公喜欢不已。郡公握住一双柔夷,叹道:“今日委屈你了,可华娘就那霸道性子,我又不想她耽误了承盛的婚事,只得叫她发泄发泄,你可千万别放在心上!卫州送来好些首饰料子,你先把你和黛君的挑了,然后再给南院的送过去。”

魏豆娥软声道:“妾一点都不委屈,侍奉老爷是天大的福气,姐姐是气我分了她的福气呢!妾既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受点刁难又算什么,何况老爷从不叫我委屈的!只是姐姐提到黛君的婚事,倒真叫妾忧心……”

郡公道:“我不已经说过了吗,黛君是我的爱女,她的夫婿我必定精挑细选!”

“可她毕竟是由我所生,现在妾是侧夫人,可平阳城谁不知道妾的出身呢?就算夫婿接受,女儿嫁去别人家,受婆婆、妯娌为难,她又去跟谁诉苦呢?”

郡公哈哈大笑:“连皇帝都朝不保夕,谁还管什么出身?你看代州的杨华,前日还是个县公,第二天就城破家亡身死族灭,谁又替他说了什么?豆娥放心,只要平州在一日,没人敢看轻你们母子!”

魏豆娥望着郡公很是仰慕的样子:“老爷就是妾的天神,妾相信老爷!不过,妾也有些小思量,虽愚鄙得很,还是请老爷一听。老爷今日说卫州想求娶赵家小姐,老爷既有意让承盛与赵小姐结亲,那卫州那边岂非不成?卫州虽不比咱们平州,裘家也比不上咱们李家,但好歹也是一方之主,他们有意依附咱们,咱们断然回绝也太落人家面子。妾私心,不如,不如叫黛君嫁过去……卫州与咱们交好定会好好尊重黛君,卫州又远离平阳,对咱们家的家事不知内情,也就不会因为我为难黛君……老爷,您说这是不是极好!”

郡公并不赞同:“我知道你心疼黛君,但黛君才十三,并不着急出嫁,卫州又那么远、裘家孩子的人品咱们又不清楚,万一夫婿不体贴,谁给黛君做主!更何况卫州州小兵弱须臾倾毁只能四处投靠求生,黛君怎能过那样担惊受怕的日子!这婚事不好!至于卫州,华娘大姐家不有个女孩么,嫁过去也就是了!”

魏豆娥背过身:“妾不比老爷深谋远虑,可卫州既投了咱们,老爷又岂会看他们覆灭?说来说去,老爷还是觉得妾出身不好、叫裘家知道了丢人!不然婉月也是刘家的掌上明珠,怎会同意嫁给裘公子!这门亲事定是好的!”

郡公苦笑:“你怎么还不信我!刘家的婚事我也是刚有打算还没同他们说呢,想着等承盛的亲事定了再说。跟裘家的亲事确实不错,但又算不上顶好!何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得好不好主要看汉子人才人品,我对那裘家小子确实不熟悉,所以才不愿咱黛君嫁给他!”

魏豆娥忽地想起什么,拍手道:“既然如此,妾有个办法!卫州不是要咱们派人去接管二县么,他们也要来人,不如您叫裘公子代表卫州去、派承泰代表咱们去,交接一套怎么也得十天半月,裘公子的为人承泰也能摸个七七八八,到时回来跟黛君说说,她若愿意皆大欢喜,她若不喜,那妾也死心了!”

郡公有些犹豫:“承泰才十七,军政大事对他来说为时尚早……”

“都已经十七了,您叫孩子们去府衙行走不就是要他们观摩学习么?何况又不他一个人去,,叫别的大人们在旁边帮着些,会出什么岔子呢!”

“我再想想……天不早了,先睡吧……”

第二天承平从府衙回来拜见母亲,大哥承盛也在,一进屋便听母亲李夫人怒气冲冲对承盛道:“我不管,这事无论如何也不能落到西院的贱人头上!你的婚事已短了一截,若他们再搭上卫州,岂不是要爬到你的头上!绝对不行!”

承盛讷讷无言,见承平进来面露窘迫。李夫人也瞧见了承平,她正在气头上,无心与承平关照,只问:“你今日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