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乐意在这方面比较懒,平时关系不错的能劝上个一两句顶多了。
姜易云在这方面的耐心就比较好。
当天下午他们和沈阿姨谈过之后,又和有类似需求的几个叔叔伯伯聊了聊,最后就莫名其妙要组团去江城和镐京。
这次组团就不只是宁乐意现在“朋友圈”里的人了,还有上下游企业。
宁乐意倒是借此机会认识了不少人。
他们这次去的人多也是有好处的,起码接待规格高了很多,只不过因为项目现在连个意向都还没有,倒是没上新闻。
宁乐意的脚伤是个现成借口,连拍照都找个角落待着。
剩下的具体考察、谈判,跟他就更加没关系了,直接去陕北找干妈去。
嗯,心里面的干妈。
李阿姨在工厂门口早就已经站了半天,恨不得铁门都要亲自开,笑呵呵地接他的车进来。
唐鸿把车停好,看到眼前的小工厂,感到十分亲切,很像小时候他爸刚创业时候租的厂房。
“乐乐你还亲自过来,我寄给你的酱吃过了没有?你妈妈的行踪太不确定了,昨天才刚收到包裹。”
一家小型食品加工厂,从注册公司到投产的速度都可以很快。
现在第一批产品已经下线,李阿姨根据从宁乐意那里得到过的指点,对其中的门道和困难都有预期。
宁乐意看她笑得一点都没有阴霾,显然生产和销售情况都良好:“吃过了。曾师傅还说你不给他寄。”
曾师傅是研发中心的主厨,也是美食交流群的一员。
李阿姨一听,大呼冤枉:“我怎么没给他寄?我给他寄了啊。”她领着人去办公室坐,走了几步一拍大腿,“哎哟!我知道了。他找我订货,我这不是一时半会儿产能跟不上嘛。他就跟我犟,非说他就要那么一点量,不给他寄是我瞧不起他。”
他们人一进来,就有个姑娘立马端了茶杯过来。
“谢谢。”宁乐意轻声道谢,听得跟着笑,“还是您的手艺好,供不应求。”
田曼蔓和唐鸿跟着姑娘出去,顺便带上办公室门。
李阿姨给他看工厂目前的情况,一边说道:“暂时也就只能这样了。第一批产品才刚出去,反馈都还没有多少,现在就扩产我是不敢的。现在是租了一片山地种泽蒙花。”
全部自己种,肯定不现实,要对外收购。
只不过现在泽蒙没什么人工种植的。这东西就是野草,漫山遍野长,好这一口的到了季节自己摘一点。
如果她的企业能够起来,那自己承包种植的土地还要更多,同时应该也能带动一些种植户。
目前这边工厂生产的产品就两样,一个泽蒙油,一个牛肉辣椒酱。
宁乐意在家都试过:“现在重点还是放在品控上,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很重要。我吃着觉得都不错,不过比不上您亲手做的。”
这没办法,大批量生产肯定是要取最大公约数,搞量化生产。
李阿姨显然也是有过这个担心的:“做出来之后,我问过我儿子老公,他们都说没我亲手做的好吃。”
好在顾客们都没吃过她亲手做的,没有对比,倒是都很买账。
无论是宁乐意还是李阿姨,说这个话的时候都没有什么焦虑,显然市场已经给予了初步的肯定。
宁乐意看过了财务报表,又问了一些经营方面的问题,接着又去参观了生产车间。
现在这个食品加工厂真的很小,员工连着门卫加一起都没20个,但各方面倒是都很正规,产品线都是最先进的,卫生方面也做得很严格,甚至还拿到了当地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
这在宁乐意投的项目里,这个项目特别小,连他投的范芸的萝裙公司都比这个要大,但他却更看好这个项目。
干妈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