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寂:“……”
*
次日,五月十八,黄道吉日,宜嫁娶,大晴天。
昌国公府、陆府、摄政王府都€€忙碌起€€来。
江寂一早起€€来,洗漱完,赵茹带着一位全福婶婶来帮他梳头。
他坐在梳妆台前,眨眨眼,一边听着全福婶婶说着吉祥话,一边帮他梳头,他这才知道,原来古代不止是新娘子,新郎官也是要这样梳头的。
梳完头,江寂换上了新郎官的婚服,宫廷织造署做的,大红色圆领袍喜服,衣摆袖口以金丝绣着祥云和花团,正中绣着麒麟的补子,看着精神又好看。
江寂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咧嘴笑起€€来。
要出门得下€€午,上午他们都€€没什么事了,在府里等着。家里来了不少官员祝贺,等会他们会跟着一起€€到王府吃酒。
等到下€€午申时左右,按照约定的时间,门口炮竹噼里啪啦响起€€,吹奏喜乐队在前面敲锣打鼓引路,江寂胸口绑上大红花球,骑着高头大马,带着队伍就出门了。
陆九和陆文骑着马跟在后€€面,他们带着江南江北,两个小€€家伙也可高兴,兴奋极了。
后€€面抬着“嫁妆”的队伍老€€长,一眼望不到头。
因为€€江寂和陆怀舟是两个男子,他们没有迎亲这一说,两人分别从国公府和陆府出发,从不同€€的方向绕一圈,然后€€到摄政王府前面汇合,一起€€进入王府大门。
街上他们经过的街道已经被戒严,皇帝特别把禁卫军调给了摄政王帮忙,还有京城府衙也派了官兵来协助。
街上两边围了许多百姓,他们都€€在观看摄政王和昌国公的婚礼。
“两个男子成婚,这可真是头一回€€见。”
“谁说不是呢,而且还是摄政王和国公爷。”
“谁娶谁嫁呀?”
“哎,我听说没有谁娶谁嫁一说,两人一起€€从家里出发,到王府门口一起€€进去。”
“呀,来了来了,国公爷的队伍来了。”
“原来这就是国公爷啊?我好像在大街上碰见过他呢。”
“我也看见过他去布庄,他竟然是国公爷!”
“昌国公太低调了,之前见他,他穿着可朴素,就是普通的布衣,这谁能猜到是他呀?”
“我听说他经常去城外的庄子看庄稼的。”
“今年冬小€€麦丰收,去年种€€了国公爷的那个新种€€子的,每亩都€€比之前多了一百斤呢。”
“听说南方的水稻去年产量都€€翻倍了。”
“我知道,我一个同€€窗的老€€家就是南边的,他说他家亲戚就种€€了那种€€新稻种€€,还有红薯之类的,都€€卖了好价钱。”
“南方今年全都€€种€€上那种€€新稻种€€了,咱们北边的春小€€麦也是种€€的新麦种€€呢,还有红薯和玉米也都€€种€€了。”
“国公爷真是大好人哪,咱们大盛朝再€€过两年,肯定粮食是不愁了。”
“是啊,我吃新的小€€麦做的包子,那叫一个香!”
“看,他的聘礼,不是,这是聘礼还是嫁妆呢?”
“管他是什么,这礼可真多啊,都€€多少抬了?”
“起€€码上百抬了吧?”
“那边王爷的肯定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