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 总算又给山鸡野兔子找了点销路。早知道,前几次我就该推销给他的。”丑姑有些后悔的说。
她主要是觉得药铺与别的不同,不好意思把山鸡和野兔子提进来推销, 而且也怕惹恼了东家, 连他们的草药都不收了。
“人家也是看我们可怜,才要的。他哪里会天天要,他们家肯定有人专门管这些事, 有专门采卖的路子呢。”宁二说。
“我知道。这是东家自己主动提的。我们难道有钱不赚吗?”丑姑俏皮的笑了笑, 说。
宁二点头,说:“呵呵, 当然要卖啦。对了,柴火我们两家分, 一人卖一半。”
“木柴就卖你们家的。我家的自己烧都不够。”丑姑说。
她家好点的木柴,基本都是柱子砍的那些, 她自己根本不可能砍到这样的好木柴。所以,就算家里也存了不少, 她也不敢拿出来卖,怕冬天不够用。
宁二点点头,说:“正好分一分, 草就送你家的。你家不是还有高粱杆吗, 凑凑该足数了。”他也看到了, 丑姑家的柴草,一半都是不经烧的各种枯草,细树枝等物。看似多, 却抵不过几捆木柴烧的时间长。而他们家的柴却堆了不少了,没事干老爷子就去砍柴,有时候他和柱子也会带一些回来,慢慢的就积累了不少。
一千斤木柴,一百个钱。一千斤草,才六十个钱。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六十钱。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是个收入了。况且他们不用挑着柴四处叫卖,完全就是东家送给他们赚的这点子钱。
一个冬天,他们也就卖了这一次柴草。实在是没几个钱,要是东家不主动提出来买柴,他们也不会拉柴来卖,他们还不想和其他村民抢这点子生意。
“其实这个东家还蛮不错嘛。”宁二感激的说。
东家不仅医术高明,为人也很心善,开的药,都是尽量找不贵的。宁二多少是懂些补药方子的,哪一副上面不开点贵重的,稀罕的药材。更别提那些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什么的,都需要人参这个非常贵的药材。
如果东家也这样开,别说一两银子,就是十两银子也不一定能抓一副药呢。要是这样,以他现在的处境,就只能干熬着了。他去哪里找出几十两,甚至上面两的银子来吃药啊。
不过,他也很好奇东家为何只是开了个药铺,兼职行医,而不是正经行医?就靠东家这医术,行医的话,只怕生意会更好,名气也会打出来。但他却发现,东家极少给人看诊,来药铺的人都是来抓药的,他甚至不敢确定有没有人来找东家看病。
这一点真是很奇怪。而且这个地方,地贫人少,做药草生意的不多,坐堂的大夫的也少。东家要是想出名,真的很容易。宁二更觉得,以东家这身本领,呆在此地,真是埋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