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之人,对京中的流言也有所耳闻,当初也以为这少爷是想出什么花样在又闹着玩,却没想到这人好像当真是……失忆了。

如今望向他的眼神太过清明,眼底只有明明白白的疑惑不解,不是骄奢淫逸、声色犬马的人该拥有的干净眼神。

仿佛失忆之后变了个人似的。

他垂下眼睫,语气淡淡:“方才所言顺路也并非虚假,如不嫌弃,可一同前往。”

燕明挠了挠头,所以还是没说我哪里招惹你们了。

不过他下一秒就释然了,若是细究起来,可能燕大公子得罪过的人能排队绕侯府两周,要一个一个纠结起来得到猴年马月去了,索性以后大概率也不会见到这两人了,想通这一点,燕明瞬间豁然开朗,愁绪全无。

待转个弯看到燕府牌匾明晃晃高悬在在正红色大门之上,燕明讪讪,他竟然在家门口问别人怎么回家,也不怪那书童怀疑他在开玩笑。

正要道谢,却见那主仆二人已转身离开。

€€

开阳十七年四月初十,宜裁衣、出行、入学。

天光大亮,广安侯府正门外武县街巷中,行人匆匆,大多是头梳妇女髻,身着蕉麻布,手挎竹篮的妇人,三三两两,相携而行。

有刚成亲没多久的小娘子,尚未失了活泼稚气,话语间言笑嘻嘻。

“今日仿佛是启贤书院纳新的日子……说起来我邻家那个,去年落榜的孙秀才,今日丑时便起了,在屋里之乎者也地背着书,声音还不小,扰得我一整屋的人都没睡好呢。”

“诶,我倒是听说启贤书院门槛极高,可入学考试却是不设门槛,贩夫走卒,但凡识得一二字的,都能去试上一试。”

“可不是呢,我家的云哥儿今儿一大早就被当家的带去了,若真运旺时盛成了那万里挑一的,可是显祖扬宗的天大好事……”

几人转过一道弯,正经过侯府门前时,漆红大门忽的朝外推开,率先走出来几个青灰色统一衣衫的小侍,后头跟着的是一对儿母子状的美妇人和清俊年轻人。那妇人一身大红撒金对襟衫,略施胭脂,行走动作起来,端的是仪态万千雍容华贵。

可比她更打眼的,却是她身旁面色愁苦的青衣年轻人。

几个年轻妇人不由得将目光移到被众人簇拥着的年轻人身上,四月的阳光不炽烈,斜斜打在他的身上,仿佛自后向前镀了一层金光,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柔和无害。

似是察觉到目光,他略带好奇地看过来,便让人瞧清楚了他的面容,面庞莹白如玉,眉睫浓似墨染,只有眼睛亮若寒星,瞳子乌黑,这一眼望过来不像是随意打量,像是中意了谁家姑娘深情而视。

年轻妇人脸色泛起薄红,也有识得这面庞的妇人冷不丁嘟囔了声:“那不是燕大少爷吗……”

一时之间雅雀无声,几人俱都默默收回眼神。

得知那是京中有名的花花公子哥后,先前觉得顺眼的面容便觉瞬间丑恶可憎起来。

“说起来……这侯府的马车,怎么看着也是往启贤书院那个方向去啊……”

豪华宽敞的马车车厢内,燕明一脸苦逼地听着亲娘唠叨,口若悬河,不带停顿。

“入学之后别再闯祸了,多读些书,以后总是用得上的。还有娘给你带的羊油膏记得每天都擦,书院里不能带丫鬟奴仆,这些你都自己注意……”

燕明赶紧倒了杯茶水递过去:“娘,来喝口水润润喉吧。”您歇会吧,嗓子不累吗?

青随玉脸上生出笑意,不无欣慰道:“儿子长大了。”

若放在以前,能好生听她将话说完就不错了,哪还能做出这种暖心举动。

由此越发觉得儿子失忆后懂事不少,也更加坚定了送他去书院的决心。在书院里读书,不说能学进多少学问吧,就说往来相处,除了当代大儒就是贤才俱备的读书人,耳濡目染之下,不愁儿子不学好。

且老侯爷还特意跟启贤书院的院长通过气,若犯了错,该打就打,该罚就罚,不要手软。

想必儿子能在书院里学到不少。

瞧着青随玉又要开始说话,燕明一惊,忙岔开话题,“我怎么感觉马车速度慢了下来,莫非是要到了?”

闻言,他娘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她支开撑着窗户的木头,往外头看了一眼,皱眉,“还有挺远的路,怎么停了,云枝,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