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向长宁和李一鸣心同时“咚”的响了一声,好似悬了许久的东西放了下来,没有欣喜也没有释然,反而难过的情绪袭来,萦绕不去。

向长宁缓缓收弓箭,垂眸看见挂着的两个包裹,不过一会的时间,地上已经积了一滩血水。

眼泪不听使唤的滴落,一颗接一颗。

李一鸣遥遥的望着她,想着大老爷们哭什么,眼睛却在发烫,他微微仰头把眼泪藏进去,提醒自己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半晌,向长宁收敛了情绪,抬头看,李一鸣已经将沈齐文的尸体拖走了,只留地上残留的血水刚才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她抬手抹了眼泪,调转马头,继续往皇城去。

——

皇城。

徐皇后习惯性的抚摸隆起的小腹,叫人搬来椅子坐在殿外,静静地望着外面。

宫女见她一早醒来就坐外面,心里担忧,几次劝都无果,只能陪着她一起守着。

巳时,徐皇后听到了外面撤兵的声音,她才松了口气,叫宫女扶她起身往殿里去,忽然想到了什么,她不顾宫女阻拦往外赶去。

她还是去晚了一步,只见宣妃吊死在花园里的桃树上。

宫女惊叫,徐皇后看见殿内三皇子往外走,他慌忙的上前去抱住了他。

“母后怎么了?”

三皇子不明所以,睡眼惺忪的看着她,看她泪流满面,以为她不高兴,抬手给她擦眼泪,小声的说道,“母后不哭,不哭……”

徐皇后将三皇子牵着,带他往御书房去。

“乱成这样!”

崇明帝发怒,御书房内传来杯盏碎裂的声响。

杨明:“陛下息怒。”

向长宁:“小人当道,如今局面也是陛下之过。”

崇明帝:“放肆!”

杨明看向长宁单薄的身子跪在御前,神情却没有半分退缩,见她还要谏言,杨明出声打断她,“陛下。”

崇明帝冷声问,“怎么?你也觉得是朕之过?”

向长宁话到嘴边,看杨明的眼神后才咬着牙忍住。

杨明搁下笔,起身到向长宁身边,掀开衣摆跪下,“臣以为,陛下有功有过。”

不等崇明帝再发怒,杨明继续垂首道,“陛下雄才伟略,革新官职,减免税务,收复边疆,功在千秋。”

崇明帝面色稍有缓和,向长宁侧目看杨明,她知道杨明的性子,深知他还有后话。

果然,杨明顿了顿,话锋转道,“陛下自继位就纵容朝中奸佞,任用小人,太子无德却不明查,对朝中大臣谏言置若罔闻,一意孤行,致使朝中颇有怨言,到今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