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贵妃种田记 解大花 2873 字 4个月前

杨宇曾经在野外作业时,跟那位农专大学生聊到过苹果知识和种植、嫁接技术。这是一种被称为柰的野生本土品种,个头娇小,口感绵密,挂在枝头气味十分芬芳。

有几个果子已经被鸟啄食了,说明无毒无害,杨宇放心大胆地选了个最大最红的,一口咬下去,幸福的眼睛都眯了起来。旺财一看有东西吃,围着杨宇不停打转,杨宇将半个果子丢给它,旺财乐颠颠地叼走吃了。杨宇又选了一个熟透的,在衣服上擦干净,递给李瑁说道。

“喏,反正这里也没外人看你,你吃一个不?”

打了半天猎,李瑁正腹中饥渴,他四下看看,接过苹果,默默地吃了起来。

杨宇说道:“没想到能找到这种好东西,这里不是它的主产区,我本以为口感酸涩,没想到又香又甜。我数了数,树上有五六十个果子,咱们先摘几个回去吃,其余的以后再来摘……这里只有咱们知道,别跟外人说去,好不好?”

看着喋喋不休且面露狡黠的杨宇,李瑁的心中泛起些许满足与祥和之感来,他的嘴角也不由得微微翘起,说道。

“好。”

吃喝完毕,他们带着沉甸甸的战利品下山去了。东西沉重,等他们走到山脚处时,杨宇就气喘吁吁,走不动了,只能在路边石头上坐下歇歇脚。

杨宇抬手扇风,忽听不远处传来一阵女子的嬉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动听。他下意识地扭头看去,结果却看见了最不想看到的人,许家兄妹。

他们一行八九个人,大多都是女孩子,只有许小郎一朵奇葩混入其中。除这对兄妹外,其余的人杨宇都没见过,且其中有一名女子打扮得光鲜亮丽,衣料是上等丝绸,头戴珠钗,看上去像是长在富贵人家的小姐,就连许小娘跟她一比,都显得逊色了不少。

说话间,这群姑娘就向杨宇这边走来了,她们看见了杨宇,也不避讳,而是纷纷红着脸,盯着他们瞧个不停。其中一名热情大胆的姑娘用丝帕捂着嘴,娇笑道。

“呦,好俊俏的小郎君。想不到山野之地,还有这般风流俊俏的人物。”

杨宇和李瑁急忙站起身来行礼,许小娘跟在队伍最后面,似是有心事一般低垂着头,听见姐妹们说话,这才抬起头来。她见到李瑁,脸色一红,却在姐妹们面前故作矜持娇羞,默默垂下头去不语。许小郎则跟没事人似的,混在脂粉堆里,独独跟杨宇打招呼道。

“杨小郎好久不见,近日可好?”

“好,当然好,好得很呢。”杨宇皮笑肉不笑道:“没了那些糟心事,当然一切都好。”

杨宇语气活泼,惹得女孩子们纷纷笑了起来。那位官家小姐笑容矜持,众星捧月般的被围在中央,也在盯着杨宇看。她年轻貌美,神色单纯,气质里多了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灵气。见杨宇也在看她,这位小姐福了福身,微微一笑,便招呼众人离开了。

杨宇和李瑁特意等她们走远,这才动身往家里走,半路遇见了也正要回家的王大娘。

“杨小郎君好,方才瞧见许家的那群女孩儿了么?到底是富贵人家,打扮得真是好看。”

“看见了,可是当官那位的家眷们回来了?”

“应当是,大抵是中秋回乡祭祖来了,好大的排场呢。”

杨宇呵呵笑了两声,又寒暄两句,在自家门口各自分开了。

晚饭是稻米饭、凉拌马齿笕以及用红曲烹煮的猪肉,高宝儿做饭时特别喜欢加入大把胡椒,肉和菜里面都有一股浓浓的胡椒味。

高宝儿说道:“阿郎,家里的面粉和猪肉都不大充足了,胡椒也快没有了。”

李瑁也说道:“降下秋雨后,天气潮湿阴冷,冬衣与火炭也需提前备好。”

杨宇点头道:“我懂了,这是要花钱的意思,明天我们就进城去。”

李瑁却说道:“我还有事,我守着家里,就不去了。”

--------------------

第34章 有人在等你

第二天早起,简单用过早饭后,杨宇和高宝儿便直奔临安县城而去。过节前往来县城的村民很多,他们搭上了一位热心村民的牛车,虽比驴车稳当许多却仍旧颠簸,下车后杨宇脸色惨白,脚步虚浮,当场又吐了一地。

两人先去食肆看了看,这里仍旧只有黄小郎一人守着,见食肆内生意火红,食客络绎不绝,且肉夹馍一天卖出的量能稳定在两百上下,杨宇就彻底放心了。

食肆有望在年前赚回本钱,黄小郎也红光满面,干劲十足,并打算在重阳节推出甑糕。在唐代,各色糕是上流贵族们的家常主食,对普通百姓来说却珍贵奢侈,只能在节日吃。

告别黄小郎后,两人又去买了需要的生活用品以及棉布、棉花等物,付钱时,杨宇发现他们随身携带的现金不多了,于是只能又去柜坊取钱。

“什么?!已经取走将近一百匹绢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