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郎窘迫道:“家中贫寒,委屈小郎君了。”
黄大郎问道:“你母亲与小弟呢?”
“母亲织了一匹布,连同先前攒下的二十余枚鸡蛋,一并拿到集市上去卖了。小弟在县城内寻了一份舂米的短工,要傍晚时分才能回来。”
程大郎一边回话,一边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杨宇的脸色,生怕对方不肯继续租田给自己了。杨宇在屋内看了一圈,他不喜欢那些弯弯绕,向来都是有话直说,问道。
“以前的租子是多少呢?”
程大郎犹豫着看了眼黄五郎,黄五郎走上前来,轻声道。
“六成。程家家贫,他们自家没有地,我便没要那许多。”
杨宇点点头:“那就按照这个数目吧。要是收成好,我可以再多给你们一些粮食。需要我准备什么不?种子、耕牛、还是什么工具?”
见杨宇这样痛快大方,程大郎顿时面露欣喜之色,连连作揖,激动道。
“多谢杨小郎君!请杨小郎君放心,我们兄弟一定尽心尽力,伺候好你家的地。我们就是庄稼人,还敢要甚么耕牛呢?我们兄弟两个有的是气力,忙得过来。只是那田里现在种的是稻子,收回来是要给黄大户家送去的。待稻谷收割后,往年我们还会种点小麦自家吃……”
杨宇惊讶道:“这里能种小麦?”
“怎的不能?”黄大郎笑道:“若是天气好,老天爷肯赏饭吃,将水稻收走后,再将水田排空,便可种些冬小麦来吃。只是小麦产量略低些,抵不上税,大多便被自家留下来吃了。”
杨宇摸摸下巴,没想到这里竟然能种小麦,他一直以为小麦是北方的农作物,这样的话,其他的北方农作物,在这边是不是也能够存活呢?他说道。
“我都可以,你来做主就可以了。”
程大郎却不好意思地说道:“这小麦种子不多了,若要种还得再买些种子回来……”
黄大郎说道:“不巧,去年村里的小麦收成不好,我家里也没剩下多少种子,若不然给你均些也是可以的。”
“没关系,我去买就行。”杨宇问道:“要去哪里买?要去县城么?”
程大郎说道:“这个时节,县城粮行怕是早已买不到了,倒是可以去别的村子碰碰运气。咱们桃花村里,许家应当还剩下不少良种,只是他家……”
程大郎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面露难色,黄大郎和黄五郎的表情也十分微妙。杨宇看看他们,好奇地问道。
“是不是很难打交道的那户许家?我是管他们买种子,又不是白拿,送上门的钱难道也不赚么?没事,这事不用你出面,我去找他们买就是了。”
黄大郎说道:“我陪你上门去罢?”
“一件小事而已,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的。我已经麻烦了大郎你很多,我都不好意思了。”
黄五郎说道:“那许家虽高傲了些,但都是乡里乡亲,倒也不至于太过为难人。”
程大郎冷笑道:“许家本就人多地多,自然十分有底气,再加之他家人有打井的本事,凭着这个也赚了不少。自打他家里出了个大官后,这些年越发得不把乡亲们看在眼里了,走在路上遇见了,许家人恨不得拿鼻孔看你去。”
黄五郎仍旧在笑:“无论如何,许家也是桃花村人,不至于欺负邻居们。”
杨宇却惊喜道:“他家会打井?那他家有水井没有?”
“自然是有的。”
杨宇兴奋地搓了搓手,在他家没有打井之前,是不是可以先跟许家人买点井水来吃呢?他还是那个理念,这世上没人跟钱过不去,就算许家人再难打交道,他多出点钱,买两桶水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反正他现在有的是钱,为了身体健康,几桶水还是值得消费的。
几人又寒暄了一番,眼看临近中午,便互道分别各自回家吃饭去了。房子谈妥了,地租出去了,吃水问题也解决了,杨宇欢欢喜喜回家去,高宝儿远远地迎了上来,笑着对他说道。
“恭喜小郎君,贺喜小郎君。”
“同喜同喜!往后我们在这里,就算正式安家落户了。”
说着杨宇瞥了眼左边的那间厢房,只见它门窗紧闭,静悄悄的。杨宇冲着那边努努嘴,意思是那位祖宗还在里面么?高宝儿摆了摆手,表示人家一直都没出来过,不知道在做什么。
“算了,别管他了,咱们先做午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