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以小博大

君情染江山 杨柳茜西 1842 字 4个月前

即使是军演,也得分出个胜负。至于冷兵器时代胜负的判断,钰萱与乙鸣谋划着,既要结合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特色,又要沿用现代军演的一些做法。

钰萱又非军事迷,她便按照现代cs的玩法谋划着,现代是假枪发出彩色子弹,身中彩弹者便是负伤或阵亡,那么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国,便可用木头以1:1的比例制作出军队士兵所持有的刀剑戈戟,并在其兵刃上都涂着颜料。在规定的时间对阵砍杀后,以涂料的砍痕计算伤亡胜负。

随着清越的号角声,军演的两军从山坡两边杀了出来。楚军首先采用了方圆阵,随军则首先采用了锥形阵。当两军行进到大约相距800步的距离时,大部队停了下来。

军演的第一个环节首先表演了春秋时期盛行的"致师",按通俗的说法即为单挑,而且是一对一战车的单挑。"致师"战车上有三人:御者、主将、车右。三人各有分工,主将拿着盾牌与兵器砍杀,车右拿着弓箭射击,御者则负责驾驶马车。"致师"这样的单挑对抗,在更为讲究战争适用性的战国已经不再使用,但既然是军演,乙鸣与对方主将商量后,便保留了这个传统。

随军的致师车上,青宁为主将,只见他一声令下,战车冲了出去,楚国的致师战车也随之迎了上来。青宁使用长矛,楚军主将则使用长戟,这两人都武艺高强,武器在二人手中游刃有余,左冲右突。好几次都险些命中对方。

好在驭车者十分有经验,灵活的将战车来回周旋,并伺机寻找空挡。随国的战车经过乙鸣的改良,车轴处向外伸出了两尺长的尖锐倒钩刺,对方的马蹄一旦靠近,必伤无疑。这样看似很小的防御装置给近身搏杀的对方战车造成了困局,楚国的战车不敢轻易靠得太近。

因为是军事演习,双方事先已经规定好,"车右"不得用箭射击对方三人,而只能射马,且只有10发箭。不过双方战车均在移动,要射准对方马匹也非易事。

由于楚国致师战车很多时候,都不敢特别靠近随国战车,他们便更多的依赖战车上负责射箭的车右进行攻击。楚国车右先发一箭,但并未射中,随后两方的车右均开始拉弓射箭。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主将青宁与御者配合默契,青宁瞅准机会,长矛猛的戳向对方主将,尖锐的长矛将对方主将的肩背处被刺伤。楚国致师三人也很顽强,他们继续与随国对抗,运气更佳的楚国车右,拉弓射出一箭,那箭不偏不倚射中了随国战车的战马,顿时战马痛得嘶鸣起来,向楚国战车冲了过去。就在这最后时刻,青宁沉着冷静,长矛一突一扫,将已经负伤的楚国主将挑于马下。胜负已见分晓。

钰萱看得惊心动魄,只觉得眼前的场景仿佛就是那《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戏码在这里真真切切的上演了一遍。

之后,军演进行了双军的对阵。在冷兵器时代阵法极为重要,面对敌人的突破,阵型要变且不能乱,防御能力的高低,攻击能力的强弱,以及进退的规矩、聚散的法度均与阵型息息相关。观战的钰萱并不通兵法,她只觉得通过各种号令,队列起了变化。

好在一旁的乙鸣不时为她解说道:"这是雁形阵,弓箭攻击效果……演变成了方圆阵,防守能力好……这是长蛇阵……现在是鱼鳞阵。"

军演的第二天则更为实战,在预先搭建好的模拟城墙处,一方攻城,一方守城。以夺取军事城池为目标的对阵便更为刺激与自由。钰萱在军演现场,不禁又想起自己随着熊章,与师傅墨子一道在楚、吴边境作战的情形,战争的惨烈、生灵的涂炭,她有着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