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悲喜交加

君情染江山 杨柳茜西 1886 字 4个月前

待那副躯体被小心的抬入军帐之中,与楚王走得近的军中几位将领以及熊章的贴身侍卫,都一一上前仔细查看,试图辨认这个被吴国送来的烧伤得如此厉害的病躯,到底是不是楚王。

那人四分之三的面部伤处缠着一圈圈的纱布,而他的身上也有多处烧伤,该人是不是楚王,并不好辨认。当楚国这边,大家都对此人的身份不置可否之时,吴国来使的领头之人,却拿出了另两样楚王的东西。

其一是一把佩剑,那把剑的剑柄镶嵌着赤玉与青玉雕刻的凤凰,楚国以凤凰为图腾,楚王之剑按习俗一定会有凤凰在其上,同时剑刃上铸造的几个楚字"楚王熊章"清晰好辨,所有人看后都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楚王熊章的佩剑。

钰萱看着这把非常眼熟的剑,悲从心来。她回忆起出发前,熊章就是拿着这把剑与她在郢都对剑一番,而且那日就在这长庆城,前方战胜的消息,让他意气风发,用该剑和墨子比试剑法。那时候,熊章是多么生龙活虎啊!

吴国来使拿出的第二件东西,是一顶作战用的铠甲军帽,帽顶上是唯有军中最高统帅才能使用的红色帽缨子,这两样东西无声的昭告众人,这是熊章的军帽。

众人看过这两样东西后,面色凝重,甚至有些楚国将领痛哭起来。钰萱的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她心情沉痛,心中一直逃避的现实终究逼得她不得不直视--熊章就是这个眼前半死不活的人。

吴国来使说道:"听说你们楚王失踪,吴国派出500余人,在蒙江北岸的两国开战的领地上,仔细寻觅,最先我们也一直未发现楚王的下落,直到找到楚王的佩剑,头上戴的是红缨子的青铜军帽。吴出两国多年交战,但这一次我吴国仁至义尽,寻找楚王不易,护送楚王过来更是真心一片,如今到了你们楚国该兑现先前承诺的时候。三座城池显然是不够的,怕你们反悔或不答应,随我之后一天出发的还有3万吴军。"

看来吴国做了好了充分准备。谈不拢就打!楚军就只剩下1万兵力了,而且还有一部分是伤兵,而吴国则又是新鲜的3万人!

的确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此人不是楚王,那吴国的来使已经提过了,他们既然把楚王还回来了,那作为此事的交换条件,楚国必须拿城池来换。他们又有军队做后盾,那吴国来使随后狮子大开口,提出用楚国10个城池来交换楚王的交换条件。

而如今形势微妙,吴国使团对楚王的病躯严加看管,只要楚王还吊着一口气,那么他们吴国就有了要挟要价的筹码,因此除了楚国的军医,一般人等并不能靠近楚王。

吊着的一口气的楚王熊章被楚国的军医以最精心的药物治疗和照看着。他伤得很重,无法说话,面目全非,所有熟悉楚王的人又仅仅看过一次他的病躯,所以未能确切的辨认出此人到底是不是熊章。

唯有能出入照料楚王的楚国这边的军医,告诉大家,楚王烧成如此这般,能否治愈,还很难说。若能回郢都楚宫,楚宫中的医术与药材定是更好的。但此时楚王这般,又不能长途移动。

随着这个真假难辨的楚王回到军中,整个楚军上下都乌云笼罩。

又过了三日,墨子给钰萱带来了消息,他说:"楚王的贴身侍卫柏崇已经以楚国军医助手的假身份,几次前往楚王身边,他验身判断,此人就是楚王熊章。

不过,墨子皱着眉头又说道:"可这侍卫的言行前后并不一致,他在前些天的时候还七、八分肯定的说,吴国送来的楚王并非是真正的熊章。"

钰萱向墨子问道:"师傅,这柏崇无非是熊章的贴身侍从,不是大将、不是要臣,他的话真的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