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黑云压城

君情染江山 杨柳茜西 1909 字 4个月前

凭借着监听器带来的准确方向信息,驻守长庆的楚军将领立即安排了2500名工兵组成的队伍,分两队立即出城,第一队1000人负责在长庆城的西和西南面安置稍远的两道防线,他们把连续两天通宵达旦准备好的油草、带倒刺的木板和绊马钉,立即运出城进行安置。

第二队1500人,则开始在长庆城西边和西南边,离城门5000米远的防线位置上,加紧开挖壕沟,如今已是秋季,但是挖壕沟的楚兵们却个个挥汗如雨。

经过一天两夜,守军挖出了2米深的战壕,这些壕沟中足以能埋伏下4000名骁勇的楚军,到时候,他们将从壕沟中突然发起进攻,让敌军的先头部队措手不及。

而城内的守军,更是严阵以待,长庆的西门和西南门,分别有两位楚军大将各自带着下属1万士兵驻守,而墨子则担任统筹指挥的大任。一旦哪个门告急,墨子便要立即进行灵活的调配。

而这时,前方打探吴军进程的侦察兵回来了,据他们的信息,此次前来攻城的吴军约有4万人,他们4万人对付我们25万人,如何以少胜多,钰萱心里开始打鼓。而前往蒙河楚、吴边界探查吴、楚交战情况的另一路侦察兵还未传来消息。

随着时间的临近,墨子不断的来到监听的哨岗处,俯下身子,在监听装置前进行着听音的判断。午时的那次监听之后,墨子告诉大家:"按照行军速度,吴军今晚上就应该抵达长庆城下。"

一听师傅这样说,钰萱心中的弦再一次绷紧,恐惧与不安随之而来。但墨子又分析道:"吴军夜袭的可能性不大。吴军从蒙阳河两岸集结奔袭安庆,至少花了5天时间,人困马乏,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安营扎寨,稍作休息,我判断,对方极有可能在明日发动攻城之举。

当天,长庆的大门在午时之后就关闭了,而派到城外的楚国侦察兵,打探到消息,晚上戊时,吴军在安庆城西南方约5里处的空地处安营扎寨。那一晚上,钰萱站在城门上,目送着英勇的楚国4000勇士,喝完壮行的酒,视死如归的却又消声无息的走进坚固的城墙下不易被察觉的一片片壕沟。

而她双目眺望远方,还发现本应黑魆魆的天际远方,因为一大片星星点点的火光而分外耀眼。同样站在长庆坚固城墙之上的墨子,目光坚定而深邃,他指着那片星火,告诉钰萱:"那便是吴军的营寨了。"

第二天巳时,那擂擂作响的战鼓由远而近,吴军向长庆城发动了进攻,"黑云压城城欲摧",唐代诗人李贺笔下之境在钰萱眼前真实的上演。

一场攻与守、以寡敌众的生死鏖就此展开!

城外开阔的战场上,杀气冲天,鼓声动魄。由远而近向长庆城冲过来的吴军黑压压一片。吴军行进到长庆城外,楚军布下的最远处的第一道防线,一时间,战马发出痛苦的嘶鸣,然后骑在战马背上的吴国骑兵被发了疯的马儿纷纷甩了下来,而一旦他们掉落地上,则又被勾刺所伤。看来第一道防线,即覆盖着伪装草皮、长着倒钩的木板与绊马钉发挥了作用。

带伤冲过第一道防线的吴军,战战兢兢又往前走了200米,便遇到了楚军的第二道防线,"放箭!"守在城门上的楚军将领一声令下,一只只带着火的箭矢如一簇簇火流星,立即把铺在第二道防线上,浸过油的稻草枯枝引燃,火攻之术,确实让来到此道防线的吴军部队变成了火人。

只不过后赶到的吴军不是傻子,他们看到前面部队,连遭两道防线所伤,便不敢轻易策马奔突,绕开带着倒钩的木板,等第二道防线的熊熊烈火燃烧殆尽,后续的敌人又黑压压的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