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母后,儿臣错了。”尉迟兰爽快承认错误,眼看着连只螃蟹都挤不进去的小船坞,就告了个罪,转身去把来凑热闹的官员们都让他们回去上班。

官员们毕竟是拿着俸禄,既然老板发话了,哪怕再怎么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回去自己衙门摸鱼。

倒是码头那儿的人待得时间更长。

京城向来不缺富贵闲人,还有机灵的趁机来这儿做小生意的。

但最晚的还是竺年他们这一波人。

什么华灯初上,尉迟兰在边上都等到月上中天了,一群人还没有一点散的迹象。

他也顾不得,直接把竺年叫了出来。

他倒是想进去来着,可这不是船坞太小人太多,压根进不去人嘛。

幸好竺年应该是兴奋劲过了,还能听到他的叫声,游鱼一样从人群中“游”了出来,先腻腻歪歪地抱了一下,接着又腻腻歪歪地问:“等我到现在?”

“嗯。”尉迟兰很满意竺年靠过来的分量,把人半搂半抱着走,“半夜了都,先休息。知道你没心思回宫,咱们直接在这里休息就是。”

抱月居的建筑很类似新京的皇宫,能够容纳的人不少。

说是改做了书院,他们自己住的那栋楼是一直保留着的。

只不过已经很久没住了,多少有点不如常住的地方精心。

深更半夜的,竺年也没顾及形象,直接就趴在尉迟兰背上要背:“简姑姑他们是休息了?”

屋里头灯都亮着,几个年轻的侍从都是生面孔。

尉迟兰背着他往楼上走:“忘了简姑姑他们退休了?”

“啊!”竺年想起来了,“他们的养老院还是我出的图纸。”

本来他是打算把梨园精舍那儿,当做宫中这批老人退休后的住所。毕竟他们在这一片也住习惯了,距离京城近,周围什么都有,还能上梨园听戏解闷。

无奈宫中需要退休的人太多了,梨园精舍这边地方毕竟有限。

这批宫人多数还是姜卓那会儿的,享有这么好的待遇,难免招人眼红。

多番考虑之后,最终选定了在罗沱寺附近盖了个养老院。

那边的疗养已经发展不错,但是要健康发展,还需要吸引新的人口。

宫人们说是退休,大部分年纪并不大,很多都是出宫结婚生子的。他们照顾人的技艺无可指摘,很容易就能在以疗养为主题的罗沱寺附近找到合适的位置。

宋浮留下的以治疗外伤为主的医馆,另外又带动了康复医院。

如今附近已经不再是竺年去的时候的集市,而是变成了一个没有城墙的县城规模。除了看上去格外优势的医疗条件之外,其它生活必须的东西,该有的都有。

至于没有城墙会不会不够安全?

要知道罗沱的康养主要是以退伍军人为主的,山里头就猫着一支军队,城里头日常巡逻的也是正经的军人,而不是普通衙役。

竺年事情太多,把这一茬给忘记了。

其实类似的养老院已经逐步在大梁推广,取代原本的福寿堂。

由于福寿堂是纯朝廷和地方出钱,只有一些地方财政比较好的地方,才会维持得相对好一些。但也只是维持,地方官员很少会主动调查需要到福寿堂去养老的老人,更别提主动把他们接到里头养老。

人们的观念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普遍认为让老人去福寿堂,那是子女不孝。要是老人被子女送进福寿堂去,多半这家人以后想嫁女儿娶媳妇儿都难。

有些老人更是情愿在家饿死,也不愿意“败坏名声”。

这在竺年看来,主要还是福寿堂的设施太差,导致大家都觉得送老人进福寿堂是吃苦等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