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年笑眯眯地用手肘怼怼他的腰间:“没过稿的事情还记在心里呢?”
“没有。”尉迟兰看他脚步转到外面,也不问去哪里,就跟着走,“我就是觉得,百姓能够发出的声音太少了。”
明明是天下数量最多贡献最大的人,但世人的目光只能看到极少数士绅。
只知道风月无边,不知道柴米油盐。
士族像是生活在九天浮云之上,而百姓却低微到了尘土里。
几册小人书,谁会想到最终的决定权落在百姓手里。
他画图的时候,知道是画给百姓看的,但并没有进到脑子里,并不知道百姓能够看得懂看得明白的,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图画。
竺年很少听他这么说,就笑起来,拉着他上了等候的马车上。
说是马车,但并不用马,而是人力骑的三轮车。
三轮车显然短时间内没办法量产,但在宫中用一用也算是一种产品试用。
主要用人力比畜力更卫生,不用打扫边走边拉的牲口粪便。
马匹这种大牲口,还是主要吃草的,能吃能拉,一路走一路拉。套袋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先去大学那边看看。”竺年吩咐。
三轮车就往大学那边飞快过去。
皇宫道路平整,一路并不颠簸。
外面雨还下着,电闪雷鸣倒是没了。
“大学那边地势低,先前有几个地方积水。屋子不知道有没有漏水。”
上都北面有夕照原挡着,寒冷的北方冷空气不会直接侵袭过来,从风水上来讲算是一个藏风聚气的地方。不像黑荥关那样位处蒙山山脉的豁口,尽想“穿堂风”。一年到头大风几乎不会有停歇。
所以,尽管上都比黑荥关往北很多,但居住体感要比黑荥关更温暖一点。
但毕竟是正经北方,冬天的寒冷很可能会对房屋结构造成破坏。
大学里有非常多重要的藏书和研究,都是不能进水的。
等到了大学,许多师生都在奔走检查,见他们过来,吴灲亲自过来,带他们去就近的一个课室待着:“放心吧,已经大致检查了一遍,只有一个茅厕的外墙有点渗水。重要的地方都没事。得亏去年挖了个池子,水流都汇集过去了。”
那池子是拆了两座宫殿挖的。重新布置的排水管道全都汇集过去,最后通过池子连通外面的护城河。外面建有水闸。
这一整套,是上都大学建校以来主持建造的第一个“大工程”。
姜地相对蒙山以南地区,水资源较少,但有时候会有局部强降雨,所以水患一直不少,还多半是城市内涝。
大学内的这个水利工程,是头一个试点项目。
这次降雨的量还不能确定有多少,但是一个很好的检测工程的机会。
竺年在课室里待了一会儿,待不住,还是去了水闸那边,然后又一路顺着水闸外面的水城门,绕着护城河转了一圈。
等他们再回到皇宫里的时候,竺年的鞋子和衣裤都已经像是泥里面滚过了的。
大雨对于皇宫倒是谈不上考验,上都城内有许多地势低洼地带。
上都人口密集,一些地方没什么人管,搭建了许多窝棚。
竺年接手之后,就建了许多类似梨园小筑那样的廉租房。
反正在竺年手下做事,只要愿意付出勤奋和努力的,起码吃饱饭不成问题。闲散的懒汉想着不劳而获的,最后只会被分配到最苦最累的工作。
整个上都的城区改造,不是梨园那样的小打小闹,哪怕是竺年主持,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