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最难搞的是什么,你一定猜不到。”
竺年侧过身:“我有什么猜不到的?我在街头巷尾的人面比您熟多啦。”他呲了呲牙,“那些宗族是不是?不一定多有钱有势,但十里八乡都是一个姓,衙役进去说不定还要被打出来。官兵过去,直接拉出一溜的耄老挡在前头,再来一些个专门哭丧的神婆,没碰到人就能哭得背过气去。”
尉迟兰听着也好奇:“遇到这种事情,父皇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 糕爹o(* ̄▽ ̄*)ブ:穗穗啊,人家说你要夺权啊。
糕儿⊙△⊙:没有啊。
糕爹≥﹏≤:你倒是夺一下啊。
糕儿⊙ω⊙:我不。
糕爹ˋ^ˊ:朕命令你夺一下!
(完)
第二百三十一章 皇权 ...
竺瀚对竺年能够一语中的表示很满意,并且说了自己的办法:“一力降十会。闹事的直接抓起来。”
尉迟兰诧异:“耄耋老人也抓?”
人只要以上了岁数,似乎自然就能赢得尊重和社会地位。
耄耋老人见了皇帝可以不下跪,皇帝要是经过,还需要下车辇。
街坊邻里之间若是有什么事情,往往也需要老人来做主决断。
这年头,年过五十就被称为花甲之年,算是真正的老年人。许多人三十多岁,就已经当上了祖父祖母。四五十岁就开始“老死”的人不计其数。
老人活得久见识多不假,但老人也不是个个都明事理的。
让他们来决断一些家务事可以,但让他们的决断和影响力放在朝廷之上,是竺瀚不能容忍的。
“抓。都有精力闹事,哪那么容易就咽气?”竺瀚可不像竺年那样心慈手软,“就算真咽气了,也得去怪他们那些不肖子孙。”
竺年有些不太赞同这样强硬的做法,但现在天下初定,各方面事情有很多,丈量土地这样的事情要是推行不下去,那对朝廷的统治是极为不利的,只能说:“也没有真这么多的耄耋老人。人口统计的时候,有些人觉得多长了几根白头发,四十的都敢报八十。”由于老年人口少,历朝历代对老年人的待遇都很宽厚。尤其是富庶的城里,年纪越长的老人,福利待遇就越好。
若是家中无力照顾老人的,可以免费居住在福寿堂,有专人照料。逢年过节,当地衙门会送钱送粮,会派人来看老人缺什么东西遇到什么困难之类的。
要不是有原本的户籍档案,加上一些“耿直”的街坊邻居,怕不是遍地都是百岁老人?
竺瀚知道尉迟兰对政务处理也不陌生,就问他:“换了芳儿,会怎么做?”
尉迟兰就说道:“抓几个典型,杀了。说他们藏匿反贼,是贼窝,罗织一些罪名,有的是办法坐实。反正违抗官府,本就是和朝廷对着干的意思。严刑峻法,自然没人敢再冒头。”
这种事情不能怀柔,能多强硬就得多强硬,直接一棍子打死,杜绝所有敢试试的念头。
竺年一翻身,坐了起来,彻底睡不着了:“你们怎么都那么凶?咱们的地这么大,人就这么一点儿,人命是很宝贵的,不要随便打打杀杀的。”
小张公公叫了内侍,给他们摆了茶桌。
三个人就都坐没坐相地围着茶桌喝茶。
“那就罚徭役。修桥铺路扫大街,总有活可以干。”竺瀚本就没打算把人杀了,“老人家自己干不动,就让他们子孙来干。”
尉迟兰想起一件事情,突然笑出声:“先前听王叔说,梨园那儿有个被罚修路修墙的,正经学了一门手艺,现在已经可以做泥瓦匠养家糊口了。”
“哎,这不就对了嘛。劳动改造,通过劳动把人改造到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重新做人才是目的。”
竺瀚看着儿子明明领兵打仗作战英勇,但心底还是一片柔软,想着:这个皇帝他做一阵就做一阵,等他把所有心狠手辣的事情都做完,剩下的再交给竺年就好。总不能尽让他这个当爹的占儿子的便宜。
果然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丈量土地引发的各种事件,汇集成各种奏折雪片般得往京城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