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休息一会儿?”
“不了。再躺一会儿,外头人要等急了冲进来。正好你回来了,见者有份,一起干活。哎嘿,正好奶奶和王叔也在,干活的人多了两个!”
尉迟兰一边帮着竺年洗漱,一边说道:“北边差不多定下了。镇北王和父王选了一些人,分别从汾州和涉阳关出发,护送姜卓军。大概再过两个月就能出卫州。熊北北和竺祁在清扫剩下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接下来应该会在那边再驻守一两年。”
“啊,那速度倒是挺快的。”姜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走一趟得不少时间。
“东西大路都修好了,走起来快。”他这次打仗明显感受到了修路带来的速度优势。
哪怕姜国的地势总体平坦,有路、有好路和没有路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平整的道路给行军提升的速度还不明显,但是对于后勤方面的改善太明显了。运送辎重的车辆除了速度明显加快之外,损耗还大大降低。整体提升极为明显。
姜国伐月的时候虽说近乎抽空了国力,但类似落叶归根衣锦还乡的思想一直根植在人的脑海中。
有不少人从大月捞了钱之后,回家乡去修桥铺路的。
譬如原先那位沃州知府卫国公的儿子卫玉,他从沃州搜刮来的大量财富,并不是放在京城国公府里的金银珠宝,大头全都被送回去了卫州。
卫州各个重要的城池,乃至于集镇之间,道路都修得极好,一点都不比京城附近差。
类似的道路有很多,虽然大多数相互之间不连贯,宽窄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但有比没有要好太多。
竺年跟着算了算:“臭老爹就是会掐时间。这样他回来,正好啥都不用做,捡现成。”
收购兼并别家公司最忙最混乱的时候,人不在;回来正好得到一个理顺的新公司。
“也不至于就捡现成,很多事情得他回来了才能办。”这一回再说起竺瀚的时候,尉迟兰的语气神态明显平静了许多,“阿钧呢?有消息没有?”小姑娘别还傻傻埋伏在山沟里吧?
“稍信回来了。玩得正开心,说过一阵再回来。”小丫头身边就带着红一和几个亲卫,为了偷跑,总共就十来个人,现在拉起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在西马村附近几个小州内拉网式清理,躲在里头的不管是老鼠还是耗子,都给扫了出来。
事情倒是办得不错,就是耽误竺侯来京城。
那么多战俘的安置,也就竺侯能办得又快又好。
想到竺侯,他又想起茅高远,脸色往下一沉,总觉得不痛快。
这时候有人来催竺年,看到他的脸色,下意识闭上了嘴。
尉迟兰大概能猜到他在想什么,就让他安心吃饭:“我先去看看有什么事情。”
“嗯。”竺年神色如常,听得人却脸色一变。
等尉迟兰走了几步路到了前面御书房里,原本还有些吵嚷的御书房瞬间寂静无声。过了一会儿,才有人上前招呼:“尉迟将军回来啦?”
“尉迟将军班师回朝,必定大捷!”
尉迟兰听着他们叫自己的称呼从先生变成了将军,也不分辨,顺着和他们寒暄了几句,想让人帮自己搬一张桌子来,御书房里各种东西堆放得下脚都难,一时间还找不到放的地方。
小张公公明显从后面小殿走过来,对尉迟兰说道:“先生,殿下说了让你坐这儿。”
这儿,御案。
御书房内,鸦雀无声。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ω?=):一块年糕~
先生(〃ω〃):蘸白糖的年糕~
南地百姓(+ω+):金光闪闪的年糕!
沃州百姓( >ω
第二百二十八章 劳改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