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阳是他们姜国的城,里面的百姓自然是姜国的百姓。
现在情势比人强,他们必须撤离,也没办法把整座城的人带走。
若是因此,全城的百姓遭灾,那罪责必然是落在他的头上——是他这个姜国的王爷,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着自己逃命。
但既然百姓的性命无忧,那他就不会有这份顾虑。
简短的会议开完,姜扶就去通知自己的王妃。其余人这次也有不少家眷跟着王妃一起来的——百姓可以不撤,他们自己的家眷是必须要跟着一起走的。有些已经去准备找男装,要给自家女眷换上。
姜扶和王妃这么一说。
脸上还带有一丝稚气的常王妃果断道:“我不走,我留下才能定民心。王爷你出去,只说是去对付贼子,我在城上送你。”
她这么做,不是因为和姜扶感情深厚,而是作为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是因为对方是竺年。
她是薛家的姑娘,和竺年非得要说,也算是一门亲戚。
竺年不是那种滥杀之人,哪怕落到了竺年手里,她也不担心自身的安全。
姜扶还有些犹豫,常王妃已经开始给他收拾起东西。
不到半个时辰,不管内里如何,起码表面上看,城中的军队都收拾齐整,列队整齐。
百姓们看着这样的军容,再看看常王妃带头领着一众女眷登上城楼给常王等人送行,纷纷觉得这是出门迎敌。虽然他们还是不免感到害怕,但至少觉得有所希望。
城楼上的常王妃一身盛装,目送大军开拔,对身后的女眷冷声道:“把眼泪给我憋回去,少在这里哭哭啼啼!”
有人在背后“啧”了一声,阴阳怪气道:“不愧是姓薛的,两边都有人,说话就是硬气。”
薛家是大月顶尖的世家。在大月前,玢朝乃至更远就已经有传承。家谱上记载,和姜国的不少名门望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是对大部分的姜国小贵族们而言,薛家不过是大月众多世家之一。
在南下伐月的过程中,类似的世家被灭了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而且在他们眼中,薛家似乎也没有多少将士,只是有一点地,这样的家族甚至都算不得什么一流家族。
凭什么大皇子娶妻就是薛家女,凭什么四公主嫁人也还是薛家郎?
有些人在背后说话更难听:“既然是掉毛的凤凰,就老老实实当一只鸡。”
常王妃头也不回,只是抬了抬手。
立刻就有丫头上来,把那两个多嘴的妇人捂着嘴拉下去。
小丫头们不过十五六岁,瞧着瘦巴巴的,力气却很大。手上不像是在贵人跟前伺候的细腻,满手都是练武留下来的粗糙。
她们动作利落,多嘴的妇人连一声惊呼都没发出来。
城楼很高,从底下往上看,最显眼的就是一身红衣的常王妃,剩下的女眷具体谁是谁,压根看不清楚,而且都站在常王妃身后,被带走一个两个根本没人知道。
等军队再也看不见,常王妃才回转。下楼前,她说道:“两位夫人吹风染了风寒,这几天请大夫好生在家照料,就不用出来,免得过了病气。”
剩下的几位夫人和带上来的婢女,全都把脑袋垂到胸口,眼睛只能看到常王妃裙摆上金色的绣线勾勒出精致的图案,一点点消失在视线中。
这些夫人们心里面都清楚,常王妃这么说,显然还是留了余地,不过是暂时把那两人**起来。
但她既然能让两位夫人“感染风寒”,自然也能让她们“不幸病故”。
此刻,她们的性命可以说全都捏在常王妃手上。
等她们回到自己暂住的地方,难免两三个聚在一起议论。
“不管薛家怎么样,到底是常王妃,身份不是我们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