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竺年就一直把半里街开到了上元。

上元结束,整个姜国都结束了过年过节的氛围,所有人全都收束心神,该干嘛干嘛了。

竺年重新变回了一个闲散王爷,每天要不就在家做些小手工,要不就进宫陪太后,最远就是去梨园看看自己的新房。

就这样到了梨花盛开,杨柳依依的时节,他竟然在一号码头遇见了故人:“沈化?”

作者有话要说:  长随工作/偷懒日常

早起:吃早饭,做早课;

上午:看话本,或者跟王爷去玩;

中午:吃午饭,午睡;

下午:看话本,吃下午点心,或者跟王爷去玩;

晚上:吃晚饭,写话本,睡觉。

长随的新年愿望:今年能写完一本话本

(完)

第二百零四章 灯塔 ...

沈化有朝廷的人来接,到了下班的时候,自然有嬉王府的马车等在工部门口接,回来直接就让人带到了内院。

原本已经心宽体胖的沈公子,这会儿又变成了刚和竺年认识时候的那样,还更瘦了几分,人瞧着更加成熟稳重,半点都瞧不出那种衙内的纨绔气息。

竺年伸手让他坐下:“还道你不会来呢。”

东州和江州、萍州等地一样,虽说都上了奏折,表示自己已经臣服姜国的统治,但一直和朝廷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如今实际上形成了某种自治,比江州和萍州更加独立,有一种联合了东部包括东州在内的林州、海州、阳州形成一个独立王国的情势。

他们和南王府的联系相对更紧密一些,但实际是在竺年和尉迟兰的实际控制之下。

按理来说,姜卓就算下诏,沈化不听,姜卓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沈化见内院没有人,就搓了搓脸说道:“这不陛下的旨意,我一个白丁,哪敢不从啊?更何况还给了个大官当。”

他从袖袋里直接拿出一张纸:“瞧瞧,直接就是从四品。这一下,差点就赶上我爹了!”

竺年看得直笑:“行了行了。舟车劳顿的,先赶紧吃饭睡觉。说了让你什么时候去卫州没?我让小张公公给你准备行李和随从。”

“总归是这几天吧。明天还让我去工部点卯,这得多早起啊?”沈化絮絮叨叨站起来,“也不知道卫州那边会不会比林州还冷。听说那边遍地都是石头,连根草都长不出来,也不知道去了那里吃什么?您可得多给准备点吃的喝的。那个气泡酒,多准备些!”

“我看你一堆话,就最后一句是重点。行了,明天早上我陪你去工部,保管没人敢跟你叽叽歪歪。”

“那要是有人敢呢?”

“那你就把卫州那边水泥的账本甩他们脸上。一群憨货,办事的本事没有,捞钱的胆子倒是大,什么项目都敢伸手。”

“嘿!我说造什么东西要那么多最便宜的水泥呢,原来是修城墙用的,心也够大的。”沈化身为衙内,虽然兴趣不在做官上面,也算是家学渊源。这官场里面的道道,比一般人要清楚多了。

“新上任的那位工部侍郎,连水泥不同的标号都不清楚,也不知道是怎么敢批的账。他就没想着去核对一下?”

“工地在卫州呢。他人在京城,能核对个什么?他要核对,那肯定都是对的。”几份样品而已,还不好糊弄嘛。京城里高作庙堂的官老爷,怎么可能亲自去边境上盯着修墙?那架子,可比皇子还高着呢。

两人说着,长随敲门,说是洗澡的热水准备好了。

竺年就送沈化出了院门,让长随带着他去洗澡,等过会儿尉迟兰回来,又一起吃了个饭。

等第二天沈化被叫醒,住的院子里头已经搁了好几个大木箱,还有人在搬东西进来,伺候的随从说道:“沈大人早,早饭已经准备好了,随我来。这些都是家里现成的,等您回来再看看喜欢哪些,还缺些什么。回头让人先送一批过去,提前安排好。”

这几年竺年和尉迟兰在京城的时间少,在外面的时候多。哪怕是在京城,也经常去梨园精舍。家里头早就已经习惯准备外出的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