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都是原先住在这边的匠户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丢弃的。有像二牛那样生病不给看的,也有纯粹管生不管养的。
当时匠户们走得太急,竺年他们又没在城里,赵县令没能管得过来,最后留下了五个孩子。
好在像小张公公和简姑姑这样的,倒是喜欢孩子。他们注定这辈子没法有自己的孩子,现在生活简单,也没有什么负担,倒是不介意养上一两个孩子。
在过年的热闹中,简姑姑等人不无忧虑:“要是一直在银城倒是好,可顶多再过两年,咱们应该就要回京了吧?这些孩子可怎么安排?”
京城生活大不易。
他们作为还算得用的老宫人,倒是攒下一笔钱,用来去乡下置办一份家业过活倒是不难。但过日子,哪里只是钱的问题。
他们这种身边没个着落的人,在一些人眼里和孤魂野鬼也没什么区别。今天置办的家业,明天就能跟别人的姓,还半点挑不出毛病。
反倒是住在京城里,以他们在宫中伺候的这么些年,多少还能过上几年太平日子。
可京城的房子,他们别说买,就是租,又能租上几年?
他们的年纪马上就老了,到时候看病吃药得多少开销?孩子们还没长成,不说以后读书嫁娶,就是吃饭穿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小张公公有成算得多,提起这个一点不慌:“等那时候,我去跟王爷说,让给便宜租一套梨园小筑的房子。我要是在宫里头伺候,让二牛一个人住在那儿也不妨事。学校里有食堂,老师也尽责,那边也没什么歹人。”
简姑姑平时埋头做事的时候多,和竺年接触少:“王爷能同意?”
“这有什么不能的?”小张公公想到自己在张茂实那儿看到过的那份竺年写的计划,“我估摸着,要是咱们一直留在王府伺候,几个小孩儿的事情,略微带一带也就过去了。王府简单,能够在王府里留用,虽说也是做奴婢,不比在宫里头强一些?”
反正他是不会让二牛进宫当阉人的。
简姑姑想想也是:“这几个小孩儿,说是我们养着,其实还不是王府在养。先生多发了多少次奶粉、料子、钱、药,真要算起来,咱们一个铜板都没花。”
“是吧?王爷和先生都是有善心的,想想沃州还给建了龙王庙呢。这些小娃儿,也算是龙王庇佑,将来一定是有福气的。”
这么一说,简姑姑宽心了很多。
但是谁都没料到,回京的时间会这么快。
年刚过,上元都还没到,徐伶就带着圣旨,让竺年他们整幅人马直接搬回京城。竺年和尉迟兰更是让接到圣旨,就即刻出发。
竺年莫名,开玩笑:“这么着急?不会是我亲爹打过来了?”
徐伶尴尬地一笑:“王爷莫要开玩笑。”随同他来宣旨的人不止一个,他也不方便说,只拦着留足时间让长随他们好歹收拾完必要的几天船上用的东西,才带着人出发。
小张公公看了看徐伶,倒是不着急跟着走,小声在边上说了一声:“奴把这边收拾齐整了,稍后就到。”
竺年和尉迟兰在银城这里住了两三年,东西颇多。
小张公公倒是担任了类似管家的角色,许多东西该怎么安排,只有他最清楚。
他估摸着这架势,银城这里怕是回不来了,除了两位主人家的东西之外,他们这些下人的东西,也拉拉杂杂不少。小院里和作坊里的东西更是得仔细收拾。
竺年应了一声,徐伶多嘱咐了一句:“你也不要耽搁太久。”
等到了船开出了一天,晚上停靠休息的时候,徐伶给他们送饭,才找着机会说了缘由:“卫州那边的城墙塌了,陛下生气呢。”
竺年听着觉得莫名其妙:“这也能怪我?”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野爹ˋ^ˊ:人是你的吧?
糕儿˙ω˙:不是啊,是你的人。
野爹ˋ^ˊ:反正是你教的。
野爹ˋ^ˊ:材料是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