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运河挖掘起来的石头垒成了一道道的墙,挡住了风。
挖出来的泥土,变成了滋养草木的源泉。
有人带来了两窝蜂,在各种盛开的五颜六色的花上忙碌。
竺年看到几个小孩儿摘了一些野莓果,警告他们不要去招惹蜜蜂。
没想到小孩儿看到他比看到好吃的野果子还高兴,大声叫到:“先生,王爷在这里!”
小孩儿的声音穿透力极强。这些小孩儿也不知道是不是生长在旷野上,肺活量比普通小孩儿更强一点。只一声,竺年就感觉能传到银湖对岸。
“卧槽!”他低骂了一句,“小叛徒!”
“嘻嘻。”几个小孩儿跑过来,手拉手围住他,“先生说,找到您就给糖吃。”
“臭崽崽!”竺年骂归骂,没有逃的意思。
他也知道尉迟兰不是找不到他,就是给他放风呢。
银湖周围一目了然,能有什么地方躲人?
大概御林军和长随他们也是一样的想法,成天摸鱼,也不随时派人盯着他了。尤其是御林军,借口进药材,组了队去坪阳县打猎。
唔……姑且当他们是去打猎吧。
瞧他们去的方向,希望不要被姨夫给打死。
他看着孩子们摘了一会儿野果子,就见尉迟兰骑着马过来:“这点路还骑马?”
尉迟兰甩个他一个包袱:“走,咱们去军屯住两天。”
竺年接过包袱上了马,让小孩儿们赶紧回家,跟着尉迟兰骑了一段:“能去?”
“能。”尉迟兰露出一个端庄的笑容,“蒋五邀请我们去参加集体婚宴。”
蒋五,就是蒋军官。
集体婚宴这个事情,是竺年随口提了一嘴,先是被赵县令学了去,在银城给有需要的家庭操办了一场。
酒席由食堂操办,嫁妆聘礼等物品,由主办方统一采购。
这样一来,免了攀比,酒席也体面还热闹,大批量采买东西价格更便宜。
不用怎么计算,长眼睛的一看就知道,比自家操持要划算太多。让几家觉得花钱太多的人家悔得肠子都青了。
最让人眼红的是那些漂亮体面的新郎新娘穿的婚服,只需要花不多的钱,就能够租借。要是舍得再花一点钱,还能租双方高堂的礼服,连孩童的礼服也都有。
那通红的一身,可比他们寻常结婚身上只是带一点红气派多了。
别看许多人家过日子都精打细算,在这方面倒是舍得花钱。那些没参加集体婚宴的人家,后来起码都给新郎新娘租了礼服,大部分是连着双方高堂一起租的。反倒是年纪小的孩子们都没给租。
小孩儿们手脚不知轻重,穿坏了弄脏了,可要扣押金的,不老少钱呢。
由于这一次集体婚宴太过成功,已经有些时日没回军屯的蒋军官,想起自己还有个军屯了,觉得能照着搞一搞,反正也不难办。他在书院里成绩不如何,那也只是和同学们比,到底也学了点东西,这次回去操办,像模像样。
除了邀请竺年和尉迟兰之外,他还邀请了不少银城中的人。
赵县令夫妇因为公务,没能成行。其他大部分人都给了了子。
这个时间对银城来说刚好,沃州那边已经瞅到了暑气,他们这边正适合踏青郊游。
军屯距离银城不远,但是环境要比军屯好很多。虽然土地不算肥沃,但比石头滩好多了。
竺年注意到他们种的粮食不多,都是高高的牧草。
蒋军官显然对这些牧草很得意:“咱们这儿以前都是种粟米,一年到头打不了几斤粮食。还是王爷让咱们养驴子,才想到干脆种牧草。这牧草是我精挑细选的一种,就数这个季节长得最快,几天就能长半人高。可惜咱们这儿雨水少,不然有一种更好的,产量更大。这种草,用来喂驴子、喂鸭子、喂鹅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