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站了片刻,尉迟兰早就发现了,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他就上前来行礼,见到太后表现出一点意外:“奶奶倒是来得巧,外面的葡萄这几天熟了,正等着采摘。”又说了去银湖钓鱼,还邀请几个小朋友到课室里坐坐,“上的内容不太一样,我让人把隔壁课室收拾出来,方便上课。”
得知太后此行没有带上先生,尉迟兰笑着自荐:“一会儿弟弟妹妹们把自己上到哪里告诉我一声,短短几日,我就给你们代个课。放心,我代课经验很足。”糕儿就是他一手代课带出来的。
小殿下们:谢谢,不是很放心。
几位小殿下,最大的四公主也就十来岁,面对身高比常人高出许多的尉迟兰,就像仰望巨人一般,感到压迫感十足,吞了吞口水还没来得及按规矩表达感谢,就又听他说道:“武课也不能落下。正好城外的军营造得差不多了,演武场是现成的,跑马射箭都不成问题。”
姜卓对子女的要求不低,尤其是武科,要求的比文科要高得多。也就最近一两年,提高了对文科的要求,但一点都没放松对武科的。
只是教几天而已,太后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我还担心他们玩野了,正好能读书,收收心也好。”
还好太后和尉迟兰都没想着让小殿下们立刻就成为学生,之后他们还能去把银城转一圈,看了医馆,又去看了食堂,顺便从食堂打包了新鲜出炉的红烧肉和糖醋鱼回来。
竺年已经收拾赶紧,还在亲自下厨做菜。
宫人就来说屋子已经收拾好了,带太后去了隔壁一处比竺年住的房子更大的宅子,又另外一个宫人,把几位小殿下带去了另外一处宅子。
一行人不说风尘仆仆,也是远道而来,换了衣服、妆容,忙活了好一会儿,才收拾成华贵样子来参加竺年准备的接风洗尘的晚宴。
毕竟是小院,不是正经王府,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宴会就摆在院子里,搭好的架子上悬挂了高高低低的琉璃灯,两个厨子在边上烤全羊。
没有歌女舞伶,他们就自己弹琴奏乐,也是一片欢歌笑语。
食物没有宫中精致,但是味道极美,大快朵颐反倒更符合姜家人的豪迈。
竺年听着长随给他讲解姜家“骨子里的豪情壮志”,表面符合,内心不以为然。这些小公主小皇子,懂个鬼的豪迈?
再说,大口吃肉就是豪迈了?和豪迈沾边吗?
欢快的夜宴没有持续多久,太后年纪不小,小殿下们又年纪太小,又是长途旅行,大概就过了一个时辰,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接下来没有吃完的酒肉,自然是御林军他们的。
尉迟兰交代了一声:“不要太过吵闹。”就拉着竺年也离了场。
竺年看他竟然表情平静,有些意外:“今天学生们表现还不错?”
尉迟兰回屋自己泡了一壶菊花茶解腻,闻言没好气地瞪了一眼竺年:“你不提他们,我能少气一点。”他一连喝了三盏茶,还是气不过,“我就不明白,这么简单的文书,照着固定格式抄,剩下的把事情说清楚,这么简单的事情,也能出错!”
两名军屯的学生,一个是红四,另一个是改朝换代后派下来掌管军屯的军官,姓蒋。
蒋大人有上进心,自诩聪明,虽然是军官,但学问不错。他自觉年纪不小,身上又有伤病,将来不好再上战场,就谋了这么一个职缺,想着好好管理一个军屯,过过小日子也和美。但既然有机会能够跟着尉迟先生学习,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不能错过,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呢?
当然,这位是真的自诩聪明,不然不会权利被竺年的人全都架空了,还美滋滋的来上学呢。
红四来,那属于陪绑。他倒是真的有些基础,毕竟南地的基础教育做得比北地好很多,他又是竺年亲卫营的人,各方面受到的教育都不差,甚至还在梁州研究院挂名。但,他要是真的能搞得明白当官的这一套东西,他就不会在银鱼里面了!
今天他不是竺侯,就是茅高远那样的角色,怎么会是红四呢?
万万没想到当银鱼竟然还要重新上学!
他甚至不是红三,不然尉迟先生动起手来,红三应该还能比划两手。
唉!他恨不得自己真的是一条银鱼,去银湖把自己给放生了。
“小王爷,先生……”
竺年想劝慰尉迟兰几句,突然注意到屋里多了个人:“你怎么来了?”
红四蹲在角落里,也不知道来了多久,像个没有存在感的蘑菇,要不是出声,连尉迟兰都没注意到。
红四苦着一张脸表明来意。
竺年想了想说道:“这样,我这两天找个借口,你来我作坊里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