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工部侍郎满头大汗,哆嗦了两下还是说道:“皇陵还未建成。”
他说话的声音不大,但说完之后,所有人都对着他看。
皇陵,几乎是和姜卓登基同步开工的。
先前被竺年闹过一回,但只是钱财方面的问题,一直没耽误工期。
当然,皇陵规模巨大,短短两年时间想要修好,那确实有些为难人。而且按照先后顺序,肯定是太后的陵寝最优先。
但是码头工程的规模同样不小,开工时间还比皇陵晚,用的匠人大部分来自民间,甚至没有占用多少徭役;使用的物资也是自行筹集,现在已经造好了一个整的,加上两个半个。
姜卓觉得工部侍郎的样子有点不对,问:“连个停灵的地方都没有吗?”
工部侍郎就直接给跪下了:“臣万死。”
姜卓的语气竟然还算和善:“摆驾,去皇陵。”
工部侍郎是被两位孔武有力的护卫架起来的,已经完全走不动道了。
但也不用他自己走,也不耽误一群人浩浩荡荡直接奔向皇陵。
到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但是皇帝驾到,工地上全都点起了火把,照得亮如白昼。
皇陵位置偏僻,选定位置之后,周围原先有的几个村子也被搬离。
这边的人压根就不知道最新的消息,对皇帝晚上到访不知所措。
姜卓对竺年招了招手:“嬉年,过来给朕说说。”
竺年看着满地砖石巨木,看了看工部侍郎:“用这些是会慢一点。”
按照现在对于建筑的理念,皇陵主体采用的建材是石头。当然上陵下墓,祭祀用的建筑需要有足够规格的木料。
开采巨石,把石头加工成特定的形状;找到足够规格品质的木材,再把木材运送到这里,就已经是一件费工费时的工作。
姜国这个皇陵还是新选定的,不像大月皇陵那样经过了几十年的材料搜集,积攒了许多。
姜卓相信竺年在这方面不会骗他,毕竟能够有什么地方被他抓住把柄,这小子一定会把人扒下一层皮来,轻轻放过什么的不存在的。
工部侍郎一听,顿时舒了一口气,下意识感激地看了竺年一眼。
竺年压根就没在看他,提议:“若是父皇不介意,儿臣觉得可以用造码头的法子,在皇陵内先造一个小殿。”
不管现在的季节是不是夏天,总不能一直把皇后的灵柩放在宫中。
等到了皇陵,之后再选定日子正式落葬,倒也不是没有过先例,是能够说得过去的。
“多久能造好?”
“稍等。”竺年找人要了纸笔,画了一副草图,甚至还标注了尺寸,叫来工部侍郎确认,“这样的小殿形制上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陵在后,小殿可以造在前面。”说白了就是一个暂时放棺材的地方,清静些扎实些就行,并没有太多的讲究。
竺年又找姜卓确认,确认完了之后就叫来二皇子:“混凝土什么的你应该熟悉了,匠人从梨园小筑那儿调,分几批人一天十二个时辰倒班做,十天内应该能完。”
十天后,就是司天监选定的日子。
二皇子正巴不得找个机会远离众人的视线,现在给母后建造宫殿,哪怕是死后的宫殿,也算是尽孝心,还能算得上戴罪立功,一点废话都没有就接下这件差使:“儿臣定然不负父皇所托。”
事情确定下来,众人就找了驻军的一个营房暂时休息一晚,只是谁都没睡,竺年就把小殿的各个施工图详细画出来。
二皇子当个监工还行,让他画施工图还早得很。
姜卓也在一旁看着,头一次知道原来造一个小小的宫殿竟然需要画这么多图,有这么多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