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了好些日子,竺年才能在上午醒来,中午能去暖棚看看,在银城里遛个弯。
大概是闲不住,银城里的道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点雪花也没有。
这里只要出太阳,还是很暖和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待在屋里,聚在外面晒太阳。
几名妇人在外面架着热水,摆着椅子,手上还拿着小刀。
竺年刚开始还以为她们在准备杀鸡,走近了才发现她们原来是在给人剪头发修面。
一个身材高挑长相白净的年轻妇人见他过来,就笑着问道:“小殿下可要整理一下头发?快过年了,打理干净些也清爽。”
剪发的“野人习惯”,很早就被竺年在工地和军队推广开了。
现在除了上流社会还是对剪短发保留意见之外,很多人的接受度都很良好。哪怕不是夏天,冬天打理起来也方便。
毕竟现在大部分人都没有条件经常洗头,真正那种不到耳朵的短发剪的人不多,但是剪到能够保证束发的长度,还是很流行的。
小孩儿更是头发随便剃。家长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带孩子,不直接剃个秃瓢,随便留一撮头发就算完了。小姑娘不至于秃瓢,却也只是剪到够扎两个小辫的长度。
而且比起剪头发,修面的男人更多。
竺年一看,就笑:“那我插队了呀?”
其他人都纷纷给他让位:“小殿下先请。”
“三姑,给小殿下剪可得认真些,可剪坏了。”
被叫做三姑的年轻妇人重新拿了一套簇新的刀剪,让另外一名娇小一些的妇人换了个新盆,重新兑了热水给他先洗头:“小殿下这长相,怎么都剪不坏!”
不消片刻,竺年就觉得自己的脑袋重新变轻了一点:“我这头发长得太快了。你这手艺不错,打哪儿来的?”
三姑说道:“就是前面军屯。前几次忙着往这边送米粮,小殿下大概是没注意?”
一名负责厨房的小吏说道:“他们来过好多次啦,还会带一些针头线脑什么的过来。殿下要是有什么需要的,让他们下次带来,比咱们自己去买要方便。”
银城这边是真的荒无人烟,也不知道在这里修个码头能有什么用?
真在这边建一座城?有人来吗?
竺年就说了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能年前送来最好,没有也没关系。”
三姑爽利得应下:“小殿下放心,这几天天气不错,不出三天就给您送来。”
其他人就打趣道:“你们家最近挣了不少钱吧?”
“嗐!比起往年当然要好不少,可也就是几个辛苦钱。咱们来的时候车还坏了,修车还不知道要费多少钱。”
竺年对车感兴趣,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车在哪儿呢?我去看看。”
三姑立刻脸色一变,不敢真让竺年给自家修车,却拗不过,只能带着他们去。
车是牛车,很简单的平板车。坏掉的零件对满城匠人的银城只是个不足一提的小问题。
就……反正也是闲着。
一群没事干的匠人就干脆把车给拆了,零件该换的换,该修的修,没有现成的直接当场做一个新的。
三姑在边上看得目瞪口呆:“你们这手艺怎的这么好?咱们周围几个屯都没干活这么好的!”
匠人们被夸得哈哈大笑,热情地邀请他们住下来:“城里有空房,几位大姐这会儿回去也晚了,不如休息一晚。城里还有许多人的头发没剪呢。”
三姑所在的军屯,说是距离他们这边最近的一个,实际距离也不近。现在外面路上还有积雪,哪怕坐着牛车也得半天。
三姑到这份上,也就顺势答应下来:“那就打搅了。”又笑道,“也没想到这边能有这许多活。”
有一些原本比较放不开的官吏,看到竺年都剪了头发,当下也不再扭捏,纷纷上前来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