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大太监会意地让开。

其余在御书房内的人,更是把头埋得更低,闭上耳朵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他们也不知道姜卓到底说了什么,大概也就一两句话的功夫,姜崇退回到自己位子上,还差点坐到地上,亏得旁边的人扶了一把才没出丑。

周围的人愈发好奇,却愈发把这份好奇心压到心底最深处。

竺年对宫里面的动作完全不关心,反正关心了也没用。他现在联系自己人都麻烦,更别说是把手伸到宫里头去了。

梨园精舍距离一号码头很近,他出门经常就是自己走路。

中午太阳太晒,他就戴了一顶竹篾的帽子慢吞吞走。

没过多久,身后就跟了一群一点儿都不怕晒的小孩儿,嘻嘻哈哈地往他身上爬。

竺年嫌弃地不行,只把最小的抱了起来:“去去去,自己走。这么热的天……”

他把其中一个大孩子推到长随身边,长随下意识跟着竺年的动作把小孩儿的两只手腕扣住。

身边很快来了两个做普通人打扮的暗卫,把人给带走了。

有小孩儿注意到,扯了扯竺年的袖子:“年糕叔叔?”

竺年回头看了一眼:“你们认识?应该是他家里人吧?”

小孩儿们摇摇头,都说不认识那小孩儿。

竺年就把孩子们带回家,一人分了一碗冰粉糖水,又教他们认了几个字,还做些了算术。

这些孩子多数是在一号码头做工的匠人们的孩子,有几个是附近商铺家的。

小孩子嘛,个个都是社牛,都能飞快得玩到一起,还自带对大人的甄别触角,知道哪个不好相处,哪个喜欢小孩儿。

反正在孩子们眼里,竺年就是最好的那个,只除了这位年糕叔叔除了给吃的,还会给布置功课。

竺年在这一片很出名。这些大人们都是没空带孩子,才让孩子们在外面撒野,由竺年来带,他们再放心不过。

这边的住处就会天天收到家长们送来的各种东西,像是竺年头上带的帽子,家里吃的鱼、肉、鸡蛋,各色鲜花果子等等。实在手头拮据的,还会送上柴火。

这些东西大大增加了护卫们的工作量。

竺年趁着孩子们做试卷,回屋去拿公文,看到护卫们正在一根根检查柴火,撇了撇嘴:“你们也不嫌麻烦。”

护卫们拱了拱手,不语。

他们有一种怀疑,总觉得竺年对外有联系,但是始终找不到证据。

竺年又问:“刚才那个小孩儿怎么回事?问出什么来了?”

“还没有。人已经送走,应该很快就会结果。”护卫们也是一头冷汗,万万没想到熟悉的场景中,竟然有个小孩儿会带着匕首,想要行刺竺年。

虽然大家都看竺年不爽,但谁也知道竺年不能死,起码不能在现在、在京城死。

他们那么多明的暗的护卫,竟然一个人都没发现这个小孩儿,还得是竺年本人反应快。

竺年看了一会儿,直到几名护卫汗水滴下来,才松了口:“算了,跟你们说也没用。”他摆摆手,“明天我进宫问太后娘娘去。”

护卫很想说,太后娘娘又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着的。但竺年还真的就是想见就见。

不管太后娘娘心里面怎么想的,总之她给了竺年一块随时可以进宫的牌子。

竺年表现得也很“孝顺”,人倒是不常去,但隔三差五总会送些时鲜的好吃好玩的东西进宫。

这一老一少,简直比亲祖孙还亲。

第二天,姜卓又是忙了半天,才想起来竺年进宫的事情,问身边的大太监:“竺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