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杨凉嗤笑一声:“你倒是帮着外人当说客了?”

杨十郎涨红了脸,大声道:“现在形势如此。”又低头降下音量,“殿下的顾虑是对的。自家将士的性命很重要,每一条命都很宝贵。”

要说南军给他带来最大的冲击,其实还是这一点,对他以前所学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他所学的是怎么用更少的人命,去杀伤更多的敌人。但在南军这里不一样,哪怕每一次他所见的战绩,己方的伤亡数量都已经少到不可思议,南军依旧把对于伤亡士兵的重视,放在赢得战事的胜利喜悦之前。

他们杨家,统领阳州和海州两地。虽说海州蛮荒,不堪使用;但是他们可以把应该隶属海州的军队数量放到阳州。

所以,他们的军队一直是叫阳海军,精锐叫做阳海骑。

他们是用两州的兵力,来护佑一州之地。

“战事发生在我阳州,早点结束,与我百姓也有利。”兵灾所过之处,犹如覆巢,百姓无所依。

杨三郎小心吞了吞口水,不断给弟弟使眼色,没想到自家这个小弟怎么胆子就这么大。这么大的事情,别以为平时在家里受宠,就不会挨揍。

杨十郎努力摆出端正严肃的姿势,手指却攥紧了兄长的一点衣摆。

杨凉盯着杨十郎看了一会儿,把他看得额头冒汗,才松口:“你以为现在的重点是你爹那儿?你不妨去先问问那位小王爷同不同意吧?”

这件事情,关键不在于他们杨家的态度,而在于竺年能不能放心他们杨家。

原先这事情倒是还好说,但之前杨家已经把自己和宋淮绑在了一起,现在倒向南王府,南王府能信?

杨十郎抿了抿嘴,站起来拱手:“我去问问殿下。”

说完,他就哒哒哒走了出去。

杨凉看了一眼,回头问杨三郎:“你也是一样选南王府?”

杨三郎点头:“反正比起宋……大皇子,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小王爷。”

他口中称宋淮为大皇子,就已经说明了自己的立场。

宋淮得位不正,他作为个人是不承认他作为大月皇帝的。

而且宋淮和他素未谋面,虽说以往的传言确实很好,但他也没真见到什么好处。反倒是竺年这位小王爷,虽说人家的图谋不简单,但是人是他们自己请进来的,进来之后人家不仅帮着杀敌,还切实安抚且维护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秩序。

南军的所作所为,才符合他印象中的“天兵”——代表了天子的威仪,对敌勇猛,对内仁善。

南军上下展现出来的气魄,不能用简单的战斗力来概括,反正和他们阳海军很不一样。

“唉……”杨凉长长叹了一口气,“希望那位小王爷……”

杨三郎明白他家小叔未尽的话:“小叔别想太多。只要我们足够有诚意,相信小王爷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你们倒是对他有信心。”

杨三郎认真道:“小王爷还不到二十呢,一片稚子之心。”我们同龄人能理解,您一个老家伙理解不了。

杨凉气了个仰倒,怒甩三本书:“去!今天把这些都抄一遍,明天背!”

杨三郎一脸绝望,深深懊悔自己逞口舌之快。

他们杨家本来就不怎么重视文科方面的都育,现在在军中连个像样的先生都找不到。偏偏他家小叔相信,既然理解不了意思,可以先熟读熟记。于是他们叔侄三人在军中没事就抄书背书,简直像是三个酸书生。

凭着一股气跑到竺年那边小楼前的时候,杨十郎有点泄气。

他倒是想说服竺年来着,但是竺年压根不见他啊。而且代表杨家谈,他一个十多岁的小子,哪有这个能耐代表?

倒是两名在忙活的亲卫招呼他:“十郎,过来喝口茶晒晒太阳。”

茶是当地摘的野茶树和野菊花混合而成的,粗得很,喝着倒是不错,有点些微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