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竺年还没吭声,参军就上来拉人:“哎呀,小王爷一路过来这么辛苦,休息都没休息,你这个当爹的也太不懂事了。”

竺瀚看着被他这一众老兄弟簇拥的儿子,觉得他还没造成他连襟的反,他儿子已经成功造了他的反。

他倒是没不开心,反而还觉得自己后继有人,颇为沾沾自喜:“不闹了,进去说正事。”

亲兵看着他们进去,送上热水,就退出去守在门口。

几个人围着中间工兵制作的简易沙盘,相互交流信息。

他们双方虽然一直有联系,但相隔距离遥远,尤其是竺年一直行踪不定,很多信息沟通没有那么及时准确。

竺瀚先说了丹州那边的情况:“现在丹州那边百姓虽然撤出来了一部分,但有几个地方不方便,暂时被困着。洪水过后,水路变化极大,探路进度不理想。我还担心,洪灾之后会不会出瘟疫。”

不用说,探路这方面,竺年要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这个水路探查,撤离百姓是其一,另外还有探测出能够让大型战舰行驶的航道,直接关系到未来战争的方式和走向。

虽说北伐主要靠的是陆军,但是南地的强项在水军,而北地刚好有一条连接楚江,且直通京畿的大河沃水。南地是绝对不可能放弃这条水路的。

尤其他们的旗舰还装了火神炮。

现在禁军和镇北军就在距离他们不远的沃州蒲州一代对峙,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调转矛头,先对准他们南军。

竺年听完,就问了一句:“舟桥带了吗?”

其他人反问:“舟桥是什么?”

竺年一听就知道舟桥没戏,也没继续说舟桥的事情,问了几句现在能够调用的人力物力:“那我先过去丹州看看。”

竺瀚提溜住往外走的儿子:“等等,你还没说你那儿怎么回事呢?再说也不急这么一会儿,你能在马车上休息,跟着你的那些人可不能。今天晚上在这里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再去丹州。”

竺年想想也对,就重新回来对着沙盘来回比划了一下:“大概就这样。”大概就是在敌人的下半野区溜达了一圈,顺便偷了下路两座塔。

敌方的野区,我的家~

竺瀚和一众将领沉默良久,不太明白为什么竺年在局势这么紧张的时候,短短几个月里竟然跑了半个北地,竟然还把北地的东边一大块几乎都拿下了,甚至都没打仗。

竺年同样迷惑:“多少还是打了一点,不过我们的目的是抢地盘,不是打仗啊。”

打仗只是手段之一,推塔才是目的。

这一屋子比他经验更加丰富的将领,难道还会搞不清楚这?

作者有话要说:  糕儿 (= ̄ω ̄=) :觉皇叔真好~

糕爹(╬ ̄皿 ̄):还能比你爹好?

糕儿( ̄へ ̄):当然!

糕爹(艹皿艹 ):好哪儿?

糕儿( ̄へ ̄):他布置的功课比你少!

(完)

第一百零四章 救灾 ...

将领们当然懂抢地盘。但是职业所限,他们认知中的抢地盘,几乎只有一种——打仗。

也只有打仗,才需要他们这些将领的存在,他们出门就只有打仗一个目的。

竺年所说的话,实在是有些超出他们的专业领域。

竺瀚倒是懂,但是他常年打仗,前些年的主攻方向还是语言不怎么通的昌国,在这方面的认知还停留在理论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