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换做北地,想都不要想。

竺年他们在到达北方六州之后,目标明确,一路西行。

沿途经过的都是一些小城,但是吃喝住宿都不愁。

这里没有阳州得天独厚的温暖环境,但也不太冷。

寒风被高大的蒙山挡住,虽然多山地,但是也有能够养活当地的居民的适合耕种的土地。

伴随着春季的到来,田间和城内都呈现出一片忙碌景象,完全没有被南面的变故影响。

除了正常入城检查路引之外,他们一行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盘问。

银鱼们越走越觉得奇怪:“大人,这不正常。”

马车离开最后一个信州小城后,道路上的行人瞬间就没有了。竺年正在核对舆图:“这很正常,说明我们走对了。”

在北地,他手下能用的得用的人有限。

除了他们这一行,身份最为高调之外,另外派遣了人明里暗里去向六州。

但是时间有限,他们又人生地不熟,哪怕找了一些当地人做幌子,一时间也难以打探到有效的军事布置信息。

他抬头看着车窗外的人:“有时候,没有反应,也是一种反应。”

“嗯?”

“说明我们的路线符合我们的身份,符合他们对我们的判断。”

红五想了想:“我们的身份是代表皇帝来搬救兵的。我们的路线是从京城到救兵所在的地方。我们没有走错路,所以他们觉得我们就真的是?”

“嗯。”

红五一脸迷惘地看着周围还光秃秃的山头:“可是我们不是随便乱走的吗?我们怎么知道救兵在哪儿呢?”

竺年抬手往道路所向的西边一指:“我们当然知道,在汾州。”

一个经验丰富的打野,总能够大致判断出敌人在什么地方。

红五想不明白:“为什么是汾州呢?”北方六州不都差不多嘛?

他们走的道路旁,已经能够看到一条大河。

“这是汾河。说汾河,你们可能不太熟悉,但要说这条河,原先叫玢河,你们就知道了。”

人们从古至今,都是逐水草而居。

大河带来肥沃的土壤,也孕育文明。

“前朝?!”这回说话的不止是红五,而是好几个人。

“是。”赶路很无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竺年就干脆当起了地理历史老师,“这条河原先叫玢河,现在的汾州,原先叫玢州,是玢朝祖地。后来高祖皇帝把玢朝灭了,直接改玢为汾。又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清理,把玢人都清理得差不多。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别说是南人,就是北人都不知道玢州。”

只要掌握了话语权,改教科书是最简单便利的途径。一两代人就能潜移默化某种认知,乃至于改变过去发生的现实。

红五的表情有些奇怪:“可是汾州不是……不是外族吗?”

大月这一代的皇帝宋恒拉胯,前面好几代皇帝都是战功彪炳,武德充沛的。

如今的蒙山是边境线没错,可谁规定你在山南温暖阳光,我在山北寒风萧萧?还不是打出来的?

蒙山又没写名字。

后续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战役,原本世居蒙山的部族政权被大月收服,最后就分散定居在北方六州。这是稍微听过一点历史故事的人都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