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年本来打算这次回来先去一次京城,但北面给他的感觉太不好了,还是决定先去一趟。
京城被京畿环绕。
京畿之外,北方有六州,和姜国以蒙山为界相隔。
路比竺年预想中的要难走。
从舆图上看,这六个州的面积都不算大,但都以山地丘陵为主。
离开京畿地区之后的官道,肉眼可见的破旧,有些路段甚至已经荒废。
随同的几个银鱼的人一脸无语:“这儿离开京城也不远,怎么路就破成了这幅样子?”
这还是官道呢,走着走着竟然走到了庄稼地里。
明明从京城往南,除了官道之外,还有许多大道。毕竟一般人是不允许走官道的。
这回他们弄了一份官方办事的文书,才能一路走在官道上。
有人怀疑:“殿下,您看您是不是白操心了?您看这,不像是要搞事的样子。”
无论是打什么仗,道路都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道路能够保证快速安全地运输物资和人员,尤其是在一些地形比较复杂,战斗力又比较接近的情况,谁能够拥有更加完善的后勤保障,几乎就能奠定胜局。
他们随同竺年开辟南沱线,随后又规划整个南地的各种道路和航线,对此的理解极为深刻。
如果现在有人要利用北方六州做文章,路早就可以修起来了。不说修得有多好吧,至少也不能是这么一片农田吧?
这横平竖直的,有田垄有沟渠,哪怕还没有栽种什么东西,不是农田又能是什么?
竺年蹲下,抓了一把土来看。
银鱼们也不知道他看出了什么,就这么一直走进田里,也跟着走过去。
有一个思量了一下,大概明白了竺年的用意,跟着去检查土壤,还低头嗅了嗅。
旁边的人问:“这土有什么问题?”
他把手上的土轻轻铺在地上,指着上面明显有色差的两种土壤说道:“看出来了吗?这是熟土,这是生土。”
竺年捡了一根树枝往下随便戳了戳,再扒拉几下:“瞧,底下都是石子。”
显然,这不是农人常年耕作的土壤。
竺年拍了拍手上的尘土:“我们南地现在修路大都用土水泥,你们大概对土水泥以前怎么修路的不太清楚。”
没有一样东西是直接从无到有的,凡事总有一个基础。
在他家的老祖宗真正改良出土水泥之前,就有一种官方用来修筑大型工事的方法,包括筛土、夯土,混合材料等一系列复杂且有严格要求的步骤。
像修建官道这种工事,必须使用熟土。最后的成品可以使用数百年。
熟土无法生长植物,再加上底下这么多的砂石,这片农田不过是有人刻意伪装。
竺年最开始发现不对劲,是因为小地图周围根本就没有人。
如果这里有农田,那么势必劳作的人的居住地不会太远。
没人,太不正常了。
“殿下,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眼前显然是有人在故布疑阵,而且路断了,他们的马车也不好走。
骑马倒是能过去,但是留下的马蹄印是再明显不过的痕迹。
竺年看了一眼自己的小地图:“退回去,转走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