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乐云也不问要说什么,立刻就把自己怎么来的罗沱寺,罗沱寺的情况竹筒倒豆子一般交代了出来:“罗沱寺的主持和我有些渊源。”他小心抬头看了一眼竺年的神色,立刻不敢春秋,直接解释,“我在赌坊看场子的时候,他是隔壁青楼的龟公。后来您来了,我也不知道他的下落,也就是最近听说他在这边。听他说,他先前给京城的一些贵人们处理后宅的腌臜事,后头认识了罗沱寺原先的主持,他岁数也大了,就在这里剃度出家。底下找些漂亮的小和尚小尼姑,时常去些贵人们家里……讲讲经。”

竺年听着,感觉自己额头上的青筋突突地跳。这要是在他的地盘,分分钟又是一场拔刀倒佛。

乐云对竺年实在是怕得很。他说白了就是一个骗子,因缘际会能认得两个字,对官场对贵人什么的都一知半解,压根不明白竺年这个小王爷在北地不好使,感觉脖子凉飕飕的,脑袋分分钟要落地:“小王爷有什么吩咐,小僧一定竭尽全力,还请小王爷饶命。”

“叫我皋少。”竺年坐着想了一会儿,瞧了瞧乐云。

这个乐云给他的印象也挺深刻。在大环境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胖子本来就很少,更别说乐云不仅胖而且高,皮肤还白。有些人胖,给人油腻丑陋的印象,但是乐云却十分和乐,像是一尊弥勒佛一样,天生的好相貌。

他也是坏人团伙中的奇葩,搁现在就是摸鱼王,干什么都划水。这才能全须全尾,否则以当初的情况,他身上总得少点零部件。

“是,皋少。”

竺年接着又问了问乐云知道的情况,又让乐云把这里的主持叫来。

主持听是乐云来叫,不疑有他,直接就来了。

等发现竺年的时候,他整个人都软了。和乐云一样得道高僧一样的“好相貌”,立刻像一团烂泥一样瘫在地上。

做坏事的大多心虚。主持当年跑得快,没亲眼见到竺年杀神一样的情况,但是靠脑补只会加可怕,在京县住了两年才稍稍缓过来一点,没成想这杀神竟然还能不远万里来索命。

面对竺年的问话,他比乐云还干脆。

他知道的信息更多,还对各种信息进行了归纳整理,竟然条理分明,就差按笔画顺序给排序。

竺年听着觉得有点意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听到外面有一些吵闹声:“是我朋友来了,改日再来讨教。”

“不敢不敢。”

两个大师忙不迭回礼,弓着背送他出去。

禅房外面,纨绔们久等竺年不回,怕他出意外就寻了过来,现在看他好端端的,身边还跟着罗沱寺的主持,稍稍放缓了神色,七嘴八舌地说了些关心的话,又一窝蜂地拉着竺年下山。

第二天,主持和乐云直接到了县城里来拜访竺年。

竺年习惯早起,这会儿已经做了许多事情,听到通报之后并不意外,让小厮带着去外书房等着。

说是外书房,其实也在内院,不是东风号外面办公的地方。

两个大和尚被小厮带着,蜿蜒曲折地穿过了不知道多少门洞围廊。

他们是一早守着等城门一开就进来的,当天在东风号住下,到第二天下午,才被竺年派了车送走。

两人来时带了两个大樟木箱,走的时候竺年回了礼。

没一会儿,账房先生敲门进来:“东家有事?总不能让我替大和尚看账吧?”

竺年指了指一个大樟木箱:“你瞧瞧。晚上、这几天都和我一起吃吧,告诉家里一声,不回去了。让家里给你收拾几件衣服送来”

账房先生这时候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脸上还笑嘻嘻的:“我家就隔了一条街,有什么事情能忙到连家也回不得?”

他家道中落,跟了竺年做事之后,就成为了东风21小区的第一批住户,抬抬脚就到家了。

罗沱寺的大和尚来东风号的事情,整个东风号的人知道,被东家叫来,还以为是要分点罗沱寺的素点心。

然后他打开了箱子。

然后他的笑容消失。

账房先生:“我叫几个徒弟来帮忙一起……”

竺年打断他:“你……能者多劳。”

账房先生明白这是不能给外人看的东西,不由得内心五味杂陈。一方面是被东家信任的喜悦,一方面当然是加班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