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尉迟兰相信,南王想要北伐的心思,肯定不是这里每一个士兵都知道的。但是现在每一个士兵都表现得从容不迫,待在北地军营和在南地时候一样,按部就班地做事情。

江州水军看在眼里,想得更多。说白了,这些还在军营里的人,如果有拼杀的心,那早就拼了。而且现在他们的状况算是逼上梁山,就算能够逃出去,谁会相信他们?

再说他们拿什么逃?禁军的轻骑兵都全留下了。

他们可看清楚了。那些摞起来的尸体,昨晚在军营门口的只是一部分,另外是从别的地方拖过来的。

他们也听清楚了。人家说:“一百个,一个不落。”

朱小飞听竺年又是画图,又是把情况说明,手忍不住又按在刀柄上,一副随时准备杀人灭口的样子。

尉迟兰从未去过南地,哪怕看着简单的舆图,能够做出一些大致的判断,其实也完全不具备参考价值。所以他只是袖手,像是一点没注意到朱小飞的动作。

朱小飞知道竺年这么说,并不是询问他的意见,也没回答。

果然,只过了一小会儿,竺年就说道:“安排这些人先去泉沱一线。梁沱,让隔壁的水匪去。”

泉沱一线已经有现成的通途,目前要做的就是迁徙人口,用以维护保障道路的安全。周围本就有村镇,或者适合建立村镇的地方,适合耕种的土地也不少,到了就能分田到户。目前在军营里的这些江州水军,有一部分本来就是负责军屯的,业务熟悉,不至于饿死;又有一定的武力值,能够对抗可能的盗匪。

梁沱一线不一样,得重新捋一遍,起码梳理出一条“国道”,方便维持对交沱地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那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丹州的水匪那么多,不用白不用。反正水匪嘛,不用多讲究,也算是死前废物利用。

“丹州?”朱小飞和尉迟兰都愣了一下。

在他们看来,这会儿就该后撤了。真以为北地就禁军一支军队吗?江州本地就有驻军,只是驻军位置更靠近隔壁萍州和京畿方向,和江州水军形成一南一北的格局。

说起来现在江州军现在没动静就很诡异。没道理京城的禁军都来了,江州军还不知道消息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丹州水匪⊙△⊙:???

糕儿⊙ω⊙:↑野怪。

糕儿⊙ω⊙:一个合格的打野,干掉敌方野怪偷发育是正常操作。

糕儿⊙ω⊙:俗称,反野。

丹州水匪(╯‵*′)╯︵┻━┻:反【哔——】【优美的大月话.JPG】

(完)

第十七章 关我啥事 ...

江州军当然早就知道了消息,毕竟江州军比京城近得多。再加上江州谁军虽然是一支北地的军队,马匹资源比南地要优,但毕竟是水军,军中只有类似倪齐这样的高级军官,才有配备的正经战马。当天晚上被偷袭之后,能够骑着战马快速逃跑的人,不是高级军官本人,就是平时能够近距离接触到马匹的马夫之类,数量屈指可数。

在逃散的且有通风报信意识的人里,前往京城的人数是最少的,一部分跑去了临近的传递消息的驿站;一部分跑去了临近的县城、府城等地;另外一部分就是跑去了江州军。

大月建国虽然还没有百年,但当时征战就没有对北地的大世家大宗族产生多大的破坏。建国后,也延续了前朝的基本框架。到如今,各级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有参差,但是程序化的那一套是相当成熟。

譬如跑到最近县衙求助的水军士兵,率先被告知:“这事情不归县令管,得找县尉。”

他找到县尉,又被告知:“我只是管地方治安,军队的事情管不了。这样吧,我和县令商议商议,帮你把事情报上去。”

找到江州军的士兵,倒是没有这么多层层通报,在表明身份之后,还算顺利地见到了江州军的统领,人家也立刻表示重视,并且当着士兵的面,派人前去探查。

但:“军营被突袭,还请将军火速驰援!”探查,探查有个毛用!

江州军统领一脸为难:“没有军令,我也无权调动军队。”

他们这些地方驻军,平时只是负责在当地驻守。哪怕是作为统领,军队也不是他的一言堂,有各级将领参军等负责不同的事务。统领平时做的事情,除了操练之外,哪怕当地发生匪患,也得由当地知府上报朝廷,再由朝廷下令,才能调动相对多数量的军队。

江州军满编八万,实际有五万多人。除非是准备造反,否则怎么能随便调动这么大规模的军队?

江州军和江州水军,虽然都叫江州,但不都是江州的军队。

江州军属于地方驻军,江州水军是直属中央朝廷的水军,是一个特殊兵种,只是驻扎在江州,级别上要比江州军高半级。加上水军来钱的路数广,上下打点不遗余力,平时他和倪齐见面,都得矮半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