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冬扑腾着翅膀飞了起来,围着不远处的长生草绕了一圈又飞了回来,落在了路边的一块石头上。
唐镜冲着乌冬招招手,“走吧,我们去山下打几个电话,不管有用没用,先打了再说。然后我们去找严壑和丘恒……大不了实话实说。”
乌冬歪着脑袋打量他。
唐镜试探着往山下走,“你去不去?要是不去的话,我就自己走了?”
乌冬站在石头上没有动,小脑袋微微歪着,像是在目送他离开。
“我走了。”唐镜摆摆手,“这里是你的家,就冲你给我传消息的情分,我也要有所报答……我会尽力保住你的家。”
唐镜下山之后就去了当地的邮政局,通过邮局的查询服务联系到了省报报社,直接打热线联系到了一个叫做“建设新家园”的栏目。
唐镜不敢找遥田镇本地的新闻机构。他信不过他们。山头上的工程都已经成型了,这些本地的新闻人又不瞎,他们对这种事视而不见,不用说有人打点过,他们很可能都收了好处费,主动闭嘴了。
而且省报影响大,能掀起的浪花也大。
唐镜在电话里把这个工程添油加醋的描绘一番,重点集中在了工地后方被掏空了一半儿的山体,而遥田镇的景区就在出问题的山体的正下方,这要是出事,那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为了让省报的记者将这个爆料重视起来,唐镜又编了一条内部消息:“就在这两天,他们还打算再次爆\破山体……记者同志,山下就是景区,人来人往,他们这样胡搞,万一出人命可怎么办啊。”
记者果然紧张起来,表示明天就出发来遥田镇好好了解一下情况。
唐镜心满意足地挂了电话,在邮局的工作人员满脸惊诧的目光中走出了邮局。
这个时候网络用户已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了,但信息传播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十年之后,唐镜也研究过网络,他自己的感觉就是这个时候大多数的网民上网都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性的,比如处理工作、查询资料等等,就是关注点都围绕着自己的需求展开。
不像后世,无数闲人无所事事地挂在网上,机关\枪似的喷完这个喷那个,关注的都是别人的八卦。
所以唐镜只是思索了一下就舍弃了在网络上曝光山体被掏空一事,他感觉网上曝光的关注程度不会很高,还不如直接求助传统媒体——这可是十年前的报社啊,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唐镜想的简单,有省报的人来调查在山上施工的合法性,必然会引来无数双眼睛关注这一片景区,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虎林山的人想做什么,是不是都会有所顾忌。
唐镜兴冲冲地走出邮局,朝着遥田镇东头一个叫华荣园的小区走去。那个小区的外围有一家快捷酒店,严壑和丘恒就住在那里。
唐镜也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落脚,但从唐镜自己的眼光来看,华荣园附近有很多小吃店,镇上的特产几乎都能在这一带看到,生活上还是很方便的。
严壑和丘恒都不在,唐镜捧着一杯冰奶茶坐在酒店大堂里发呆。
他现在无处可去,除了坐在这里等严壑,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了。
--------------------
阿镜:搞事情~~~~
第117章 揭开
就在唐镜喝完了两杯奶茶之后,终于看见严壑和丘恒提着几个购物袋一前一后的从酒店门外走了进来。
唐镜扫一眼他们手里提的袋子,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小吃,还有一种形状和色泽有些像樱桃的野果……这两个人好像真的就是出门来旅游的。
他们住的就是很普通的快捷酒店,大堂的面积并不大,靠着角落的位置摆着一圈沙发和一张矮桌。快到中午,这是大部分人都会出门找饭吃的时间,坐在这里等人的就只有唐镜一个。
严壑目不斜视地朝着电梯的方向走去,但丘恒却在进门之后习惯性的环视一圈,目光落在了唐镜身上。
唐镜知道这人是认出自己了。
唐镜有些紧张地放下手里的奶茶杯,起身走到丘恒面前说:“我有点儿事想跟你们说,可以谈谈吗?”
当初在飞来桥的桥头,丘恒曾经送给他们一个护身符,那个护身符此时此刻还挂在藏锋的脖子上——因为丘恒的一念之善种下了“因”,唐镜此刻的所作所为就是“果”。因为接受了丘恒的好意,所以当他遇到危险的时候,唐镜不能坐视不理。
他所厌恶的,是受严壑的逼迫去做违心的事,但如果机会摆在他眼前,伸伸手就能救人,他是不会拒绝的。
丘恒扫一眼等在电梯门口的严壑,稍稍有些意外的问他,“你是从静江市追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