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米兰银行的教练摸了摸自己至少能装下两个十寸披萨的肚子,对着正在传球的许鹤皱了皱眉,“这个传球稍微有点绵软,快球应该更快一点。这球肯定扣不过去。”

经理人定睛看了看,华国队黢黑的副攻面前只有一个拦网,稍微调整一下角度直接扣过去应该不成问题,“额……我觉得……”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看见黢黑副攻的面前窜出了哈萨克斯坦的小接应,他伸长了手臂补足了位置,封死了刘青风调整过后的扣球路线。

经理人:……

好吧,总教练不愧是总教练,竟然在第二层。

“哎……光是发球好的话为什么要打二传呢?主攻和接应都很适合他啊。”意大利教练不能理解华国教练的想法,“这不是将原本可以发光的人才用在了其他的位置上吗?”

球场上,许鹤出声,“我的锅。我想试探一下他们观察了我们之后得出了什么情况,所以这一球保守了。”

刘青风摇头,“我也有责任,应该吊球的。”

许鹤摇了摇头,没接话。

哈萨克斯坦观察得很仔细,基本上已经把他已经展现出来的战术分配全部都摸透了。

他这一球意图不在得分,而是试探。

不过摸透了也没什么,毕竟他也藏了一手。

不,是只露了一手。

许鹤转头看向站在斜前方的傅应飞。

对方了然,点了点头。

两边仍然都是第一轮时候的站位,许鹤站在一号位,静静等待着对面的二传发球。

连发三个球显然对年轻二传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压力,第三球虽然没有出界,但是发的比较保守。

排球赛场上宁愿赌也不能保守发球。

大力跳发是牺牲精准度去换速度和强度,收益和风险并存。

如果舍弃了速度和强度,那么这种跳发球就会变得毫无价值,而过于软弱的二传也不会被任何国际上的教练看好。

哈萨克斯坦二传发过来的球被陈明昊稳稳接起,许鹤迅速调整站位站到落点。

场边,意大利教练还在对经理人炫耀自己的预判,“肯定是给副攻的,华国接应都没打到几个球诶,哎呀用不了强力接应体系可以不要用的嘛。”

咚!

话音还没落下,许鹤和傅应飞的配合就打了出来。

一个完美的平拉开!

这个平拉开甚至不是寻常那种能在赛场上那种柔和的平拉开。

这是一个球速接进快球的平拉开。

很少会有接应打快球。

无论是欧洲专门打强攻的接应,还是亚洲以技术全面为主的接应,这些接应都更偏好于更容易在空中调整的球而不是一个快球。

因为速度意味着调整空间少,调整时间短,蓄力的时间少。

调整空间少意味着扣球落点局限,调整时间短意味着容易失误容易被拦,蓄力时间少通常意味着强力接应最大的力量优势发挥不出来。

但是许鹤和傅应飞偏偏用了。

用就用了,关键是傅应飞的击球力量不减反增!

这代表上述接应打快攻会出现的劣势在这两个人的配合之下通通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