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的身体无病无灾,凌放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更好的成绩。
他的标准台最佳距离,到如今已然远超前世,但是大跳台……开始以来,却还是没有达到前世的成绩呢。
“一定可以。”韩墨京似乎比他自己都有信心,说着,递过来一块做工上乘的丝质手帕,示意凌放擦擦嘴角乳白色的牛奶痕迹。
“……”凌放拿着,发现手帕边缘还有个刺绣的字母H的精致徽记,一时间就有点无语。
他伸长胳膊,把手帕塞回韩墨京的上衣兜里去。
虽然自己家境好收入高,除了搞事业也没吃过什么苦,但是两辈子都是在职业体育的路上走,凌放自觉是挺朴素的。
“总觉得你越来越喜欢逗我玩儿……”他嘀咕着,用韩墨京轻笑着、换手递给他的纸巾,利落地抹抹嘴。
53天后,凌放再次身处德国北部山区。
他即将参加年度四山系列赛的最后一站大跳台比赛,今年的冬季赛季,也即将在此画上个不完满的句号。
这个冬天里,他参加了十二站世界杯分站赛,高强度赛程。然而,除了在瑞士拿过一次标准台银牌,他别无所获。至于在大跳台,更是至今还未摸到领奖台的边儿。
最后一站,凌放第一跳落在了136米HS线前后。
国内报道近期都在担忧他的竞技状态,国家队教练组内部也有声音说他应该放弃大跳台,专注标准台,不然怕会被拖垮!
——好在叶飞流很坚定,孙总教练也是尊重他自己想法。
大跳台飞行很壮观,能抵达HS线的运动员,寥寥无几。他的第一跳比起之前几次,算是超水平发挥。
凌放一落地,转播本场比赛的央视解说间、企鹅体育解说间都是欢欣鼓舞!央视频直播间的弹幕评论也瞬间起飞。
“稳住!!!!!”“啊啊啊有希望了有希望,第二跳也这样就行!”“起码有铜牌了吧!!!”“啊啊我全家激动到手拍肚皮!”
跳雪依然不算大众项目,现在的国内观众们,能坚持看世界杯赛,多少还是有些了解,虽然近来频频被泼冷水,许多人还是坚定支持着凌放。
大跳台HS线不好到达呢,顶尖运动员有时候都会在大型比赛里“翻车”。
央视直播间,国内跳雪迷们熟悉的苏靖解说也振奋地提高语速:“好!这一跳表现不错啊!”
他说着,也看着镜头里的凌放,心里在琢磨:凌放在看啥?
运动员本来是落地就可以右转走向休息区的,但凌放落地后,从136米的HS线出发,又沿着覆盖着白雪的着陆坡,走了挺远。
大概走出去20米,他才停下脚步。
镜头里的运动员沉默着,低头看看脚下,琢磨片刻,才转身离开。
第82章
一道优美的身姿, 顶着料峭的山风,在百米高空飞掠而过。
央视直播间里,解说苏靖深吸了一口气, “天、天哪, 太高了这一跳……HS线了!”
“——过HS线了!这得有150米!” 他的搭档女主持人握紧拳头兴奋地接话, “……还不止、不止、加油!”
这是凌放在本站的第二跳。
实时转播的高清特写画面里,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专注, 眼神清冷锐利, 几乎能穿透护目镜。
镜头中,身姿舒展的运动员明显是越过了HS线, 才在极速抵近雪面的过程中, 变化身体形态,准备着陆。
“落地了!这肯定不止150!”苏靖一激动,语速就快得要起飞, “他马上就超过刚才第一的阿伊苏了!我们的凌放!果然是来不断打破中国人在跳雪这项运动上的——”
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
只见刚刚落地的运动员, 身体急剧向右侧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