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竞技体育形势,现在是夏强冬弱、冰强雪弱。

雪上项目,能来青奥的每一个都不容易。凌放更是跳雪项目的独苗,压力肯定已经很大了,不许再给人家立flag。

“哦……”花滑小队员被速滑队的哥哥们轮流揉头毛,揉到懵懵地住了口。他本来还要挣扎,看着凌放把一瓶刚才亲手打开的汽水递过来,才乖巧地接过去。

吃完东西出门时,翻译工作人员发现,凌放反常安静,刚才翻译提到杰夫杨,其他队员都跟着吐槽几句,反而是凌放没有再说什么。

“怎么了,没事儿吧?别为了那种人生气呀凌放。”随队翻译关心他。

“……没什么。”凌放平静地回复,揣进兜里的手,却轻轻攥成了拳。

又出现了,心里那种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的寂静。

他不能确定和倒时差有没有关系。反正那次没成绩的德国洲际杯,他就是这样没有掌握好起跳时机,落地不稳才跌倒没了成绩,幸好空中保持不错,没摔狠,没受伤。

这趟赛程很紧,之前几次比赛前后也没见有问题。而且,这还是他第一次在日常场景,出现这个状态。

凌放冷静地想,等比完赛回国,该和心理医生更新一下信息。

利勒哈默尔冬青奥跳台滑雪男子个人标准台比赛时间,开赛在当地时间下午15点半,北京时间晚上十点多。

韩墨京在凌放比赛当天的早上凌晨抵达利勒哈默尔,只给凌放发了条加油的信息,说自己将会在现场看,赛前不去打扰。

本届冬青奥,直接进入决赛。

按照这时的奥运赛事名额规则,如果是正式每四年一次的冬季奥运会,那就是世界杯积分总排名前15名,免资格赛直接晋级决赛,其余所有运动员进入资格赛竞争35个名额,共计50人进入决赛。决赛第一跳的前40人能够入决赛轮,第二次跳跃后,综合两次跳跃总分确定成绩排名。

两年一届的世锦赛与之同理,有奥运会的年份,自动被奥运会替代。

冬季青年奥运会没有这么复杂,因为人员较少。

按照赛事分级,进入过洲际杯前30名的20周岁以下运动员,都可以报名参赛,男子比赛有标准台、大跳台、团体三个项目,每个国家每个项目最多3个名额。

洲际杯的名次,加上年龄的双重限制,使得最终参加本届男子个人K90标准台比赛的男选手,一共就42位,不足50人,因此,可以不进行资格赛,直接决赛。

按照国际雪联FIS的跳台滑雪比赛规则,决赛里依然进行两次跳跃。

直接看决赛呀!

对国内懂跳台滑雪的观众来说,难得能有一次电视实时转播的比赛——冬青奥这种赛事,有中国选手参加的项目决赛,央视一定会播的!

第47章

国内对跳台滑雪有了解的观众, 很多是提前挺早,就打开电视等待。

家里其他人,看人守着央视五台, 好奇, 就会顺口问一句:“这项目就是你爱看的那个跳台滑雪?咱们的成绩怎么样啊?”

……好问题!

秉持不立flag的原则, 一般就回复:“反正第一次有人参加冬青奥,崽/爸/妈/哥/姊, 要不先跟我一起看看、看看就懂了!”

今天, 是中国跳雪运动员凌放的冬青奥首秀!

这里面,也有人是凌放曾经的粉丝, 但放在关注冬季项目的观众基数里, 也不算多。毕竟,凌放参赛就是中国跳台滑雪项目的一个突破了。

国内绝大部分普通电视观众,并没专门关注过这个项目, 在电视看一个16岁少年跳这么刺激的项目, 就已经觉得:好样儿的, 中国第一次派人去?平安就行。

为数不多的爱好者, 也觉得孩子未来可期,跳台滑雪这项目, 20-27才是黄金期。

现在成绩不重要, 安全和历练才重要。

极限运动类别的项目嘛, 讲究个:心~态~

冬青奥这种级别赛事, 是有中国运动员进入决赛时, 才会实时转播。因此本场比赛,可以理解为就是为了凌放一个人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