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国家跳雪集训队都成了趣闻,可惜那个法国小孩儿,似乎没报名参加本届冬青奥。
另一个速滑的运动员凑过来附和:“对,我们速滑是队伍间纯同场竞速,总归互相要各种磕磕碰碰。”他的队友感慨:“尤其某些国家还老玩儿阴的,噫……”
在本届冬青奥首日的男子500米短道速滑比赛里,韩国队又搞小动作,一个“后辈”的负责听指挥脏人,好让“前辈”冲第一——真不知道年龄就差半年的小男孩是怎么分的什么前辈和后辈。
按速滑青年组队员们的话来说,这都属于基操,坐稳,不要惊讶。
幸好,中国速滑队有三名选手参赛,互相也做了团队配合,知道同场情况就加强了警惕,最后保住一金,这是中国队本届冬青奥首金。
“花滑就还好,大部分运动员之间很友善的,可能是独立进行的项目都好些吧?”花滑队的两位小队员加入讨论。
“也要看每个国家传统强项是什么,胜负心有没有扭曲。我们每次和韩国一个小组时都恨不得输掉,这样半决赛还能躲远点!”速滑队员说着,脸都皱成了一团,嫌弃得很。
“各方面的原因都有,”凌放说,“跳雪的话,我知道的韩国运动员们人还不错,挺拼的。”
前世,韩国国家队的队员和凌放一起跳过大夜场,教练还互相和中国队的教练帮着整理雪板、盯过起跳计速器来着。
目前,韩国跳雪运动员里在为两年后他们本国平昌冬奥会备战的,应该只有四位,二十岁以下能来本届冬青奥的……还一个都没有呢。
跳台滑雪运动员确实少,在亚洲,韩国跳雪从前和中国跳雪水平接近,平昌冬奥几乎没有冲奖实力,只是想争取打破决赛轮只有日本选手能进的局面。
凌放还希望自己抢先达成这个目标呢。
真佛系做不了运动员。不过,体育圈子里,似乎越是小众项目,越对同行运动员比较友好亲近。
毕竟人就那么多,还是大周期项目,可能十年、十五年后,会发现一起比赛的还是同一批人,大家都在攀登路上一边竞争、一边互相鼓劲,想去看山顶的风景。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这样想。
凌放原本话不多,坐姿也挺拔,但其实是放松地坐在人群里的。直到他随意看向俱乐部门口,倏然,他乌黑沉静的眸光冷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评论会发100个小红包,谢谢大家!
第46章
进门的是个黑发黑眼、笑得很张扬的亚裔运动员, 穿着美国队的队服走了过来。他的肌肉结实,皮肤晒得接近古铜色,头发不知道喷了多少发胶, 还搞得挺时髦。
这人也是一眼就注意到了凌放, 走向吧台点单时, 带着其他队员一起,从他们这桌的路线经过, 看着凌放, 呲着大白牙笑笑,然后转脸, 对着他的队友低声咕哝了一句什么, 其中只有两个简短的词故意提高了音量:
“……NO JUMP!”
“哈哈哈哈哈……”他的队友还没什么反应,这人自己已经自行忍俊不禁起来,他笑着搂着队友肩膀, 继续大摇大摆往前走, 去到吧台, 每人要了一瓶啤酒。
“杰夫杨?”跟着中国队员们来到俱乐部买零食的, 有队里一位翻译,比较了解跳台滑雪, 看这个情形, 雾水, 忍不住嘀咕:“他这是什么意思啊……”
凌放静静地坐着, 没有搭理。
杰夫杨是美籍越南裔, 据说有八分之一华人血统。凌放和他前世没什么私下的交集,只是比赛见过, 这人成年后成绩一般, 性格也看不出什么不对。
今生则不然。
去年, 在北美青少年大奖赛,这家伙和凌放距离差了不到一米。凌放身姿轻盈,靠着姿势分和风力抵扣分赢了,得到第一名。
凌放那时候,体重比现在轻了三公斤多,而且身高才开始抽条,体质原因,他晚上经常腿抽筋,拿了第一名也还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毕竟他还惦记着叶飞流说:以后拿到青年组世界冠军就让他上K120大跳台的“承诺”呢!
只靠风和少年期体重优势是不行的,一个北美地区自己办的小比赛,他就是个人过去报名参加,主要是为了后续训练的,都没觉得怎样,那比赛还是有奖金、没有奖牌的。
凌放都没为拿到第一个外国比赛的第一名开心多久,比完赛回去,就一心加练了。
没想到杰夫杨还记恨得不行。
后来才知道,杰夫杨险些就因为这个名次没在当年拿到绿卡,他能不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