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蔺如尘:??

岳黎:皇上如此盲目,果然对将军是真爱。

第25章 禽兽小魅魔

一到勤政殿, 三大老天王行了礼后,薛忠国急急忙忙道:“皇上,连日降雨导致黄河泛滥成灾, 冲毁数道河堤, 中原几州水患频发,百姓深受其害。”

他说得又快又急, 可见心情之急迫,“五谷中,稻黍粟都是春夏播种, 秋冬收获。洪水一来, 稻苗全泡水发烂,中原地区民众叫苦连天!四五月又是最缺粮的时候, 青黄不接, 存粮吃完,新粮未熟,不少地方已同时爆发水患与饥荒。”

此时是农历五月,陌影换算了一下阳历, 正是六月份。

这架空朝代还没有玉米红薯之类的传入,水稻产量也低, 百姓都是靠天吃饭。连日的降雨对皇室来说只是出行不便, 可对寻常百姓来说, 便是砸了饭碗, 断了后路。

陌影深感棘手,又听管军事的太尉陶景中道:“不仅如此, 有几县发生了□□, 形成几支规模不小的叛军, 郡县、州官镇压不住, 连发数封求助信进京,请皇上定夺。”

有叛乱是好事,但有三大股票在,叛军怕是掀不起什么风浪。既然对推翻政权帮助不大,他就不能置之不理。

池霖去年被委派去平水患,陌影在他的记忆中见过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模样,做不到无动于衷。

悄无声息地让子夕发动宫变,逼自己下台,用流血最小的方式达成让位目的,才是理想的跑路办法。

陌影皱眉思索了一番,言简意赅道:“召集百官议事。”

子夕领命而去,一个多时辰后来叫陌影几人,告诉他百官已在未央殿中等待。

这些时间,足够陌影想出办法。

灾要赈,人也要治。他不仅要借此机会让池霖倒台,更要将子夕推出,让他立下汗马功劳,削除他的奴籍,将他推上官场。

到时宠幸宦官的口水都能将自己淹死,子夕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大,退位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天才魅魔,竟是他寄几。

上朝、祭天,当众讲话已经历过许多次,陌影的社恐虽然减轻了些,可这么多人还是让他打心眼里不舒服。

百官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好久,他觉得时机差不多,心理准备也已做好,挥手让众人肃静,问:“池大人可有高招?”

老态龙钟的池厚德道:“老臣愿为皇上、为百姓肝脑涂地,不定水患不回京。只是,犬子池霖犯错入狱,老臣年事已高,臣一人短时间怕是无法平定□□。”

陌影欣慰道:“池大人忧天下之忧,实乃百官楷模、国之脊梁。”他学池厚德先扬后抑,“池老辛劳一生,朕、朕如何能让池老深入前线,池老在京城坐镇便可。至于下中原定水患的……”

他忍住社恐一一扫过群臣,在官员或期待或忐忑的目光中,缓缓道:“便封闵亦玉闵大人为中原四州刺史,代天子守四州,平水患,定饥荒,破叛军。”

全场震惊。

闵亦玉本人更是惊到无法言语,愣神足足一分钟才跪下谢旨。

然而变数忽起,他刚磕完头,便有人反驳,“皇上,闵大人连提数级升任四州刺史,恐有不妥。再者,闵大人从未治过水患,是否能担此大任,能否解中原百姓之困,也不得而知。”

陌影毫不意外,一看,反对者果然是池家父子的拥趸。

现如今,朝中最大的世家是蔺如尘掌控的蔺家,第二便是池家。

蔺家祖先是开国功臣,底子又深又厚,第一世家当之无愧。池家不同,他们是最近两朝异军突起的新秀。

一个世家的崛起,往往意味着另一个世家的衰落,不断走下坡路的正是闵亦玉所在的闵家。

闵亦玉三十多岁,正值当打之年。他学问高,治国方面有自己的一套,又有远大抱负,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但他耕耘这么多年,只混了个勉强能上朝面圣的小官职,与池家的打压密不可分。

处处被针对,能保住一块小小的立足之地都算不错。

池家就像遮盖在他身上的乌云,星辰就算再耀眼,也不可能被人看见。

陌影之所以选他,除了此人确实有两把刷子,在池霖疯狂攻击下还能屹立不倒之外,更有扶持闵家来对付池厚德父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