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好脾气的道:“你说。”
季听白腼腆一笑:“其实我也是瞎琢磨的,哪里说得不对了,张导您别介意。”
“按照剧中的设定,小季其实是个鬼,而且尸体就在这栋大楼中。”季听白道,“可问题是,他的出现没法解释!”
“剧本上的他已经死了五年,这五年中,肯定有不止一个人来过这栋大楼!别的不说,就说那两个逃犯。他们两个是先主角一步进入这栋大楼的,为什么他们没有碰到鬼,偏偏主角碰到鬼了呢?”
“而且,按照剧中的设定,主角其实是被他的同学们害死的,死前肯定有很大的怨气。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他没有杀人,反而还救了主角和他的那群粉丝呢?这好像不怎么合逻辑啊……”
一开始季听白说的时候,张导还一脸“有什么问题我给你解释”的自信表情。
可是随着疑问一个个抛出,张导也开始觉得不对劲儿了——
是啊!
他之前满脑子都想着怎么反转,怎么渲染恐怖气氛。
怎么就忘了最重要的剧情了呢?
如果不是小季提出来,他都没有发现,这剧情有这么大的问题!
网友们这些年本来就以嘲笑他的鬼片为乐,要是这片子就这个剧情放出去,岂不是找喷呢吗?
第43章 给她加戏
想到电影上映后可能出现的普天盖的嘲讽,一股怒气顿时从张导心底升起——
自己是个导演,最重要的工作是把握画面、掌控氛围。
可编剧呢?
编剧是干什么吃的?
拿了那么多的钱,这么大的问题就看不见?
其实张导还真的冤枉他们剧组的编辑了。
他们不是没想到问题,而是故意把人物关系和背景简单化,这样才能让张导在画面和节奏上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可他们忘了一点,那就是,恐怖电影虽然需要恐怖,但它首先得是电影,得讲好一个故事!
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场景和声音烘托恐怖气氛,却忘了挖掘故事本身,其实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
这其实也是张导前几部鬼片扑街的原因之一——
观众如果单纯的想看画面,还不如去看米国大片。
一个恐怖片连故事都讲不好,哪来的底气跟观众要票房呢?
盛怒中的张导也隐隐触摸到了问题的本质,看着季听白,问:“那对于这个角色,你有什么看法?”
他怕季听白胆小不敢说,还安慰了一句:“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不用害怕。”
季听白才不害怕呢!
他的目的就是想和张导讨论剧本,怎么可能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其实我也是自己乱想的。”
他慢慢的道:“首先是小季的出现有些过于突然。剧中没有给出他出现的原因,但我们都知道,他是高三的时候死在这栋大楼里的,如果没死的话,他的年龄应该是二十三四岁,正好和片子里的几个粉丝年纪差不多。”
“影片最后的彩蛋说了,小季死亡的起因是嫉妒和校园暴力,那能不能把片子中的一两个角色设定为小季的同学,也就是当年害死他的凶手?”
“小季是因为感受到了杀死自己的凶手出现在大楼,所以才会也跟着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