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平静的日子对于寻常人来说,是百无聊赖度日如年,而对于在乱世中如履薄冰之人,却是倍感珍惜,总是感慨时光飞逝。
在文姜以为可以平稳度日之时,小姬同也在父母的关爱之下,逐渐成长。姬允对文姜母子关怀备至,让她渐渐觉得,这鲁王宫有点像家的感觉。虽然,这个男人始终走不进自己心里,却是值得相守的家人,也许,就这样过一辈子,也算是幸福的。
而与此同时,齐国的国力逐渐壮大,让周围的诸侯国人人自危。终于,一纸家书打破了她以为的平静……
“夫人,齐国派人送来家书。”小曲领着一人进了殿内,行了礼。
“家书?”文姜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端详着来人,是一个齐国服饰的女子,年纪大概二十多岁,“怎么不是驿站的人送来?”
女子答道:“因此书信事关重大,大王特别吩咐,必定要亲自交到夫人手中。”
“哦?”文姜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安,“什么家书这么重要?呈上来,给孤看看。”
女子从怀中掏出一卷绢帛,双手递给文姜。
“你远道而来,想必也累了。”文姜接过绢帛,看了她一眼,转而对一旁的小乐吩咐道,“小乐,你先带她到后殿去休息,准备些吃食。”
“喏。”小乐应了声,便领着女子去往后殿。
她们出去后,文姜急忙展开绢帛,刚一看字迹,就知道是父亲的亲笔,想必是十分紧要之事。
看完之后,她冷笑几声,随后一扬手,将绢帛投入火盆之中,霎时间,一股浓烈的烧焦味扑鼻而来。
小曲站在一旁,见状不解地问道:“夫人,您这是……”
“当年他千方百计地算计自己的女儿,就是为了今天这封所谓的‘家书’吧。”文姜嗤笑着,而后看向小曲,“你说,孤会帮他么?”
“齐王可是有要紧之事要夫人帮忙?”
文姜点点头,继续说道:“他想让孤说服大王,与齐国一同出兵,讨伐卫国,助姐姐和公子朔复位。想必此刻,齐国的国书已到达大王手中,想让孤加把火,吹吹枕边风。”
“哦,卫国之事奴婢也略有耳闻,黔牟勾结前太子伋和公子寿的党羽,将大公主和太子朔逐出卫国。”小曲打量着文姜的神情,顿了顿,又问道,“那夫人是如何打算的?”
文姜笑着答道:“本来,助姐姐一臂之力是义不容辞的,但你认为,孤的父亲如此紧张要促成此事,仅仅是为了帮助他的大女儿吗?”
小曲细细品味着文姜的笑容,“难道父亲帮助女儿不是天经地义?”
“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是,但对于他来说……”文姜起身,一边往内殿走去,一边说着,“你认为他把孤送到鲁国,是帮了孤么?‘女儿’对于他来说,只是称霸路上的一个工具而已。”
文姜走到内殿,对小曲说道:“替孤更衣,孤要去‘政懿殿’。”
小曲不知她意欲何为,去架子上取来凤袍,一边帮她更衣一边说:“夫人刚才的意思,似乎是不帮齐王,为何还要去?再说,大王此刻与群臣在‘政懿殿’议事,此刻前去怕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