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求生倒计时 木兮娘 2843 字 4个月前

赵白鱼笑望着他。

麻得庸浑身一哆嗦,赶紧说:“不用解释了,您说什么是什么。”

但随着话题的展开,字越写越多,逐渐理解便籴和交引,忍不住用惊悚的目光看赵白鱼,算无遗策到这个地步,只会让人心生畏惧。

这些天被关在漕司衙门里,麻得庸不是不知道粮商罢市和籴粮无门这两桩事,说实话,私心还挺高兴。

如果赵白鱼的漕使位子被撸掉,说不定他还有被无罪释放的机会。

因此小心思活络,刚才还有想在信里动点手脚,现在反应过来是半点作怪的心思也不敢了。

殿下的计谋的确老练狠辣,换一般人比如他麻得庸置身于此困境中,早就三跪九叩求饶命了,这赵白鱼居然还能绝处逢生,让朝廷和淮南、北方四省都成为他脱离眼下困局的助力。

斗不过,还是老实配合吧。

“写完了。”麻得庸敬畏地望着赵白鱼,“大人手里有能换淮盐的交引,其实不必舍近求远找两浙,而且浙盐产量不比淮盐少,所以淮南交引对两浙商人的吸引力不是很大,但绝对吸引两江商人。私盐才被抓破,眼下没人敢以身犯险,而官盐薄利,所以加抬后的淮南交引,以及官府鼓励商人到北方四省做买卖而降低关税等措施,还有今年多造出的两千多条官船,足以令两江及周边外省的商人趋之若鹜。”

赵白鱼定定地看他:“你被关在这儿,消息还挺灵通?”

麻得庸赔笑:“老奴好歹在殿下……呃,在昌平公主身边待了二十多年,经常和商人打交道,多少懂点儿。”

赵白鱼:“那你应该知道眼下是赣商联手整我。”

“大人有所不知,南北各地汇聚而来的商人并非都是赣商,也不是一定要和赣商会馆打交道,还有不少商人走陆路,就算是走水路,也有去京都、到北方四省的,不是全都出海口。尤其北商,茶和盐都是必需品,但在江西这地方,除非和赣商会馆打交道,否则根本拿不到量大品质好的茶、盐,而赣商会馆会刻意打压北商。相较来说,您要是能出两江换茶的、淮南换盐的交引,那帮北商还不疯了一样和您做生意?困扰您的籴粮无门,便迎刃而解,不仅朝廷岁额提前结束,连这一省粮仓都能塞得满满当当,这往后还怕粮商罢市?还怕他们故意扣着粮草不卖?”

赵白鱼来了意思:“那你说说,怎么和北商说上话?”

麻得庸:“城外三十里驿站处修了一个供北商落脚的会馆,也接待一些做小本生意的外省商人,他们那生意得利少,赣商会馆瞧不上眼,胜在人多力量大。您派个人到北商会馆吆喝一声,我拿我这颗人头跟您担保他们争先恐后跟您做这笔买卖!”

赵白鱼新奇地打量麻得庸:“你行啊,了不得。”

麻得庸被夸得还有点不好意思:“活命立身的小聪明,比不得大人的大智慧。”

赵白鱼:“我发现昌平公主身边还真是能人辈出,一个田英卓,无朋无党能爬上二品大员,管东南六路,虽有公主鼎力相助,但他本人能力也是不可小觑,再来一个你……”

一个没了子孙根的,能当上一府通判还没多少人知道他的阉人身份,想也是个八面玲珑的角色。

“可惜说放弃就放弃,说杀就杀,不过是错了一回,怎么连个改过作新的机会也不给!”

一句话勾起麻得庸的伤心事,脸颊抽搐,悲喜交加,快哭了似的。

“得,这回本官得谢你——晚上整点好酒好菜,让你吃顿好的。”

“能有个小娘皮进来吹点弹点,助助兴吗?”

“蹬鼻子上脸是吧?”

赵白鱼作势踢脚,麻得庸吓得先捂住脑袋滚到角落里去了。

***

两浙的筹划按部就班,在赵白鱼的预料之中,一切尚算顺利,意外收获就是北商会馆,那里每日进出也有百来个商人,当天就让暗卫快马加鞭到北商会馆召集人,说了官府收粮食换交引的便籴良策,更是着重描绘政策优惠。

其中加抬和关税削减两项果然吸引这群商人,换赣茶、淮盐的交引则完全吸引长途跋涉至两江的北商。

北商会长更是抓住暗卫的手追问:“当真?赵大人没骗我们?”

暗卫:“朝廷的旨意都下来了还能有假?北方四省和淮南开春时就已经用交引做结算。再说了,这交引是朝廷出的,茶盐结算都是官府在办,难道朝廷还能骗你们?”

北商会长欣喜若狂,尤不敢信地搓手:“不不,朝廷一心为民,我等感激不尽,就是、就是太激动了。”

北商来两江通常购买葛布、茧丝等物回北方,茶和盐是大头,利润也最大,但是能不能买到手都得看赣商会馆,明知赣商故意抬价,他们也没办法。

最重要是去年抓私盐,但消息没及时传回北方,导致今年开春,北商一如既往来到两江,结果发现买不到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