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听他说完,叶瑜便把眉头紧紧皱起,“这可是极其危险的。”万一那位皇室后裔当真想要卸磨杀驴,他们很有可能有一场硬仗要打。

褚绪风闻言点点头,“即使如此我也得回去一趟,我已经跟叶叔提了这件事,我们准备明日出发,正好这段时间天气好,虽然寒冷却没飘雪。”

“至于我手里的活,就暂时移交给叶河,他是所有人里学得最好的,顶替我们一段时间也无妨。”

叶瑜欲言又止,到最后还是没能说出话来,即使危险他也不能阻止褚绪风,毕竟出事的是他爹,将心比心,若是将叶父换到褚将军的如今的情况,估计他也会像褚绪风这样,不管有多危险都会奋不顾身。

褚绪风也没等着他说话,只是拿手揉了揉他的头,然后温和地说:“等我回来。”

“好。”叶瑜应道:“你在路上一定要小心。”

他没有提出要跟着一起去,毕竟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他跟着就是拖后腿,在如今这种严重的情况下,还是经过长年训练的褚绪风和他的护卫一起过去比较合适,至少要是发生了最坏的情况,他们还有一战之力。

从贾一到贾十都是身经百战的褚家护卫,是跟褚绪风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就连训练都在一起,不说是实力,光是默契都很突出。

褚绪风走之前,叶母特地给他们做了许多干粮,各种干硬的麦饼和馒头自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这些还有四罐肉酱和鸡蛋酱,更别说猪肉干之类的了。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他们城里的马虽然经过繁衍已经有七匹了,但还是没办法让他们一人一匹,褚绪风离开时只能分到五匹,不过两人共骑一匹倒是也够了,毕竟他们不用带东西,马只用在代步。

等褚绪风离开之后,叶瑜就时常忧虑,极其担忧他们安全与否,不过很快就发生了一件事,暂时冲淡了他的忧虑。

谈起这件事就得先讲一讲冀望城的学制。

如今冀望城里有两个不同的学制,一个是给孩子启蒙的启蒙班,上五休二,上学的五天全天都要在学堂里进行学习,另外一个是给成人扫盲的扫盲班,不过他们只需要每天晚上过去学堂一个时辰即可。

这俩用的教材基本是一样的,最开始的学习流程也相仿,都是学习三字经和百家姓这样的基础课本,大约一、两年后所有人就都认字了,在这之后便有了很大的区别,成人扫盲完毕基本上就算是毕业了,不用再去学堂,而孩童则是需要继续深入学习,首先是由积年的老猎手和老把式教导的各种捕猎知识和种田知识,像是如何铺设陷阱,如何处理皮毛,如何给种在地里的粮食施肥,植被出现虫害时该如何处理,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由陈大夫他们一同开设的基础草药课程和基础疗伤课程,其中包括毒物辨别和药材辨别,同时确保如果患者只是受了小伤,他们有能力可以自行寻找对症的药材进行包扎处理,这个课程是公开的,不管是什么年纪,什么性别都可以跟着学习。

其次是关于数学的教学,从得到叶童生的帮助开始叶瑜便把汉字版的壹贰叁肆用简体一二三四进行替代,同时标注有相对应的阿拉伯数字1234,后者倒是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尤其是负责积分登记的几个人尤其喜欢这个改动,这是因为所有积分都记录在城里人的户籍之上,数目有增加和减少时就难免显得繁琐,而现在就好些了,至少记录时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

在以上所有教学结束之后,基本上学生的年纪就已经满了十四岁,这代表着他们成人了,接下来他们会进行选择,是要继续深造还是直接毕业,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毕业之后报名进入城兵,甚至是狩猎队或者采摘队,唯有一小部分有天赋的,会在叶童生的教导下继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四书五经,和叶瑜所教的各种初级科学。

让叶瑜惊讶的事情就是这些人里有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颇具奇思妙想,叶瑜仅仅只是描述了一番水轮三事的结构,他就跟秦家兄弟俩一起改良了如今他们的普通水磨。

那少年叫叶荣。

叶瑜被叶荣叫过来的时候还有些不可置信,直到亲眼看到那个木制发明,这才真正相信了。

这玩意就像一个复杂版的灌溉水轮,倒也是,它立轮上面装的水车也有灌溉的用途。

叶荣介绍道:“就像您说的那样,这是由一个水力驱动的大水轮为主要构造,延长的水轮轴上装有一列拨杆和一个立轮,拨杆的主要用途是拨动碓杆末端,使碓上下往复摆动,这样一来就能舂米或者使谷物脱壳。立轮同时驱动平轮和立轮,平轮所在轴上装有磨,用以磨面。立轮所在轴上装有水车,用以取水灌溉。”①

叶瑜听他说完啧啧称奇道:“你们竟然真制作出来了。”

叶荣摆摆手说:“还是靠您说的结构,我们只是按部就班,主要是瑜哥你的功劳。”

秦穆文也附和道:“要不是你,我们还真做不成,阿荣原本只是想改良一下灌溉的水车,真没想到还能制作出来这种集三种用途为一体的农具。”

叶瑜闻言笑了下,这还真不只是他的功劳,要知道换做其他人,就算他把原理和结构嚼碎了喂到他们嘴边,估计他们都不会吃,让他最欣慰的是叶荣具有成为一个科学家最基本的挑战精神,不畏惧困难,而他两个表哥更是动手能力极佳,不过是一个月的功夫便根据叶荣的图纸将水轮三事制作了出来。

叶荣看着颇高大的水轮三事感慨道:“也不知道能不能用,能用的话效果如何。”

要试用其实也算是简单,只是如今外边冰天雪地的,河流都被冻得结结实实,估计得等雪化才能验证水力驱动的效果如何。

虽然不能试用,但叶瑜已经让叶父给他们三个拨了很大一笔积分当作奖励,他要的就是奖励的激励作用,要是能引发更多人对科学的兴趣那就更好了,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们要发展便离不开便利的科技,尤其是能够解放生产力的科技。

叶瑜看着叶荣三人乐呵呵的拿着户籍离开,在心里暗道,希望你们日后能有更多奇思妙想。

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光靠他一人从空间里带来的知识恐怕是不够的,毕竟那些都过于超前,而且他空间里的书籍只有建国后的,他们现在需要的是符合当前生产力的知识。

叶瑜想到这里便去找了叶童生,询问道:“您那里可有农书?”

叶童生摇摇头,“并无,像是《齐民要术》《梦溪笔谈》之类的书籍,并不包括在科举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