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群人怨声载道的离开之后,叶父叫来胡春,吩咐他道:“你跟上去看看,看他们停留在何处,若是存在对村子不利的行为,就回来通知我。”
胡春严肃地应道:“我知道了。”
好在那群人说离开就真的离开了,叶瑜听回来的胡春说,李婆子被她儿媳嫌弃了,她们在村子里待得好好的,偏偏她要作妖,这下可好,全家人都被赶了出来,她虽没了丈夫和儿子,但膝下还有一个姑娘,原本她打算得好好的,村子里男多女少,没娶妻的男子一抓一大把,她也不是不能二嫁,等女儿再长大些她就找个好人家嫁了,结果一个没看住,她婆婆就开始闹了个大的,如此一来叶家村自然是不能再回去,因此她跟别人商量了一番,就带着女儿一起离开了,他们准备去投奔望祀城。
要知道一大家子里各自想法都不同,有些人只想过平淡的日子,而因为这次连坐,全家又要陷入流浪,所以他们自是有许多怨言。
如此一来一群人便分成了两波。
胡春幸灾乐祸地说:“李婆子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因此被人狠狠嫌弃了,她带走的粮食大部分都进了别人的口,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后悔与虎谋皮。”
但不管她会不会后悔,都跟他们没关系了。
第121章 辣锅
接下来村子里要做的事有很多, 首先是修补外围墙,但王树带着人过去仔细观察时,才发现围墙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条细小的裂缝, 这样一来就不能简单修补了, 最好能够直接推倒重建。
只是如今的天气还冷, 实在不适合破土动工,因此他们经过商议后决定,暂时只把狗洞用石块堵上,等土地化冻之后, 再进行大面积的重建。
尤其这次叶瑜还提了一个建议,叶家村索性直接以城命名,以后就按照城池的标准修建建筑。
他的提议一出瞬间就得了全村人的赞同,村民们都觉得自己原先不能到县城居住,现在总算有机会能成为城里人, 况且叶家村听起来也不好听。
因此在所有人都赞同的情况下, 村里能做主的人就在集议堂里开了个会进行商议。
“一座城除了有城主以外,还有相应的官吏进行管理。”叶瑜开口道:“城主自然是您,至于其他的位置倒是可以通过选举选出。”
叶父还没说话, 坐在右手边的叶童生便迫不及待地赞同了前者, 然后问道:“这是个好主意, 只是选拔是何意?”
“就是让村子里所有村民报名,然后由他们投票表决,票数最高者当选。”叶瑜解释完就看见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最后还是叶父率先打破沉默,“这件事再说,我们先把框架定下来。”
他们现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唯一可以参考的就是褚将军所在的靖边城, 但是靖边城的基本情况又跟天灾前没有区别, 各种官吏都是大昭国定下的例制,于他们不太适用。
叶瑜觉得他们如今就是越简单越好,不必有那么多名目繁多的官职,其他人经过思考也都同意这一点,因此他们最后商议出来的官职名单就很简单。
首先是城主,城主之下是负责管理村兵的武官和辅助城主管理内政的三位文官。
武官之下又是四位押司,分别负责狩猎、巡逻、刑罚和战斗,其中狩猎和巡逻最简单,刑罚和战斗就要难一些。
刑罚类似于现代的执法和司法部门,村子里但凡有触犯了新修订的律法之人,就会由他们进行抓捕,受到相应的惩处,轻者罚钱或者代工,重者被逐出村,甚至还有死刑,当然了,民众被罚死刑暂时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他们背叛了村子(城池)。
战斗就不太一样了,这件事只由城主负责,一旦遇到外敌,所有兵卒都要参与,因此平常的锻炼必不可少,而且每月兵卒都有一次比赛,比赛结果是日后升迁的重要标准。
文官有三人,他们并没有执法权,只有帮助城主处理内政的权利,三人互相制衡,以此来减少他们日后贪污发生的可能。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监察部门,监察长与武官和文官平级,这个部门的任务就是纠察官吏贪污渎职的行为。
将这些一一列出之后叶瑜松了口气,这还是最简略的版本,接下来还得进一步优化,不过有了基础框架就简单得多,就像是有了骨架,只需要往里面添加血肉即可,至于称呼就还得再想。
血肉就包括负责各种内政的官吏,叶瑜边想边用炭笔在竹纸上写写画画,像是负责人口登记、积分登记兑换、田地登记等。
最后会议结束的时候,天色已然暗了下来,屋外有细雨飘落,显得格外冷清。
叶瑜合上本子,从会议里回神,然后打了个寒颤,屋里温度好像又低了些。
褚绪风见状起身把火盆里的炭块拨了拨,让它们重新燃烧起来。
叶童生把毛笔撂在笔架上,高兴地说:“接下来只需要再斟酌一下就行了。”
叶父听到他的话后点点头,“好,天色不早了,先回家休息。”
这话一出屋子里很快就没了人,叶瑜慢吞吞地收拾好纸笔,将其放在包里,转头看见叶父冲他摆摆手,他便知道他爹要留下来,因此就没等他,和褚绪风一起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