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等他俩聊完,叶瑜便转头问他们道:“你们吃干馍还是馒头?”

“干馍,馒头太小了,吃着不够劲。”叶忠舔舔嘴角说。

叶父和褚绪风也说吃干馍,叶瑜听完后耸耸肩,那就只有他一人吃馒头了。

他把食物从筐里掏出来,总共三张干馍和一个白馒头,都用剥掉树皮的树枝穿过横在石头上,随着火堆不断传来的「噼啪」声,干馍和馒头也裂开了口子。

趁着这时候,褚绪风把两罐大酱拿了出来,这两罐中系着麻绳的是大豆酱,系着白线的是蘑菇肉酱,除了酱之外,叶母还为他们准备了一坛麻辣豆干当路菜。

酱汁可以抹在干馍和馒头上,豆干也可以夹在里面,叶瑜挑的是蘑菇肉酱,肉酱浸没在松软的馒头内芯里渐渐被暖热,他刚咬一口眼睛就亮了起来,馒头皮因为被火烤过,所以很是焦香,甚至还带着点点甜味,而肉酱里盐放得多,略微有些咸,但和没什么味道的馒头搭配起来就很适合了。

褚绪风把干馍掰下来一块递给叶瑜,“尝尝看。”

叶瑜也没客气,接过之后就放到嘴里仔细品尝,干馍是真不愧它的名字,又干又硬,不管是卖相还是味道都有点像是锅盔,于是他吃了一块就不吃了,硌牙。

等叶瑜抹完药,他们就继续出发了,一路上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发生,也没遇见危险。

唯一值得他们深思一番的就是晚上安营扎寨时,叶忠到附近巡逻,在某处化雪后的潮湿泥土上看到了数枚类似狗爪印的印记。

叶忠半跪在地上,埋头打量半晌才笃定开口道:“是狼的爪子印。”

叶瑜闻言轻轻抽一口气,果然是狼,他原本还想着是不是野狗,但听了忠叔的话,便把那侥幸心理去掉了。

“不过不用担心,按照爪印的磨损程度判断,这群狼估计已经离开这里三四天了。”叶忠怕他们害怕,又补充了一句。

他起身后指着最前方的那枚爪印说:“估摸着是个有狼王的狼群,狼的数量怕是不少。”

“反正都小心些,晚上要仔细守夜。”叶父拧眉顺着爪印朝着的方向望去,他心里总有些不详的预感。

“是。”其余三人纷纷应道。

夜里倒没发生意外,先是叶父带着叶瑜守上半夜,守夜时叶瑜竟然没忍住困意睡着了,叶父也没叫醒他,反而把毯子披在他身上。

下半夜轮到叶忠带着褚绪风守夜,他俩手脚极轻,甚至都没吵醒叶瑜,褚绪风抱着他放进尚且温热的铺盖卷儿里,见他一点没醒,便把铺盖卷得更紧了。

伴随着火堆的熄灭,一夜很快就过去了,叶瑜醒来后叹着气问:“怎么没叫醒我?”

叶忠拍拍他的肩膀说:“就你这小身板还守夜呢,老老实实睡觉吧,等到了火山需要你忙的地方才多哩。”

也只能如此了,叶瑜眨眨眼叹息,紧接着挖了一瓢土埋住火堆,等确定里面不再冒火星子,一行人这才翻身上马,继续往目的地行进。

作者有话说:

注: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

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娥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源自敦煌莫高窟1900年出土的一批唐代文献;

「写的太美了」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第116章 硫磺矿

接下来的路程同第一天一样平静, 虽然叶瑜他们因为遇见狼爪印而提起了警惕心,但是随后的一路上却再没见过类似的痕迹,这倒让他们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估摸着那群狼就是偶然经过, 并没有在路上停留。

随着他们距离喷发的那座山越来越近, 空气中弥漫着的刺鼻味道也越来越浓郁,叶瑜见状,很快就让一行人停在一处山坳里。

他看着远处那座火山山口冒出的白烟沉思半晌,一直到听见叶父叫他名字的时候才转头说:“马就捆在石头边吧, 咱们过去的时候不适合带马,万一遭遇不测需要逃跑,这三匹马就是累赘。”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那座火山估计已经进入了休眠期,只要内部不产生大的变化, 近些年来都不会再二次喷发, 但是小心无大错。

“成。”叶忠爽快地应一声,他把缰绳系在石头上,顺便还打了个结实的结, 确保马不会挣脱出来, 紧接着他又亲昵地拍拍三匹马的头, “好好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