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秦老太摆摆手,不满道:“咱们两家都谁跟谁啊。”

“这是我做姥姥给几个孩子准备的,也是一份心意。”

秦老太听到这话才接过背篓。

“你们快来屋里暖暖,等身上寒气没了再去看小北,哟,这是宝哥儿吧,长得真好,我看整个县城里都没比他长得更好的了。”

秦老太稀罕的看着叶瑜,冲他招招手,揽在怀里就是一阵夸奖。

叶老太喝口热茶,闻言面上的笑意越发深刻。

“哪儿啊,咱们都是普通人家,咋能跟县里富贵人家的孩子比。”

虽然叶老太嘴上这么说,但她心里却也是这么想的,宝哥儿自然是天下第一好。

叶瑜听着心里着实没啥波动,因为这样的夸奖他实在是听过太多次了,他这辈子的长相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遗传了他爹娘生的最好的地方。

叶老太笑过之后,见秦家少了几个人,便问道:“家里就你们娘仨?”

秦老太让秦穆文去把她屋里炕桌上的盘子拿过来,然后才回答,“正哥儿他们去了铺子,有个人家要给闺女置办嫁妆,从南方运来许多珍贵的黄花梨木,他们两个最近每天起早贪黑,白天都见不着人影。”

“至于武哥儿,前几天他在外边疯玩,染了风寒,刚吃了药在屋里休息。”

秦家一向一脉单传,从曾祖那辈开始就是一个孩子,秦家老两口也不例外,膝下就秦正一个独苗苗,倒是秦正娶了小北之后,第二年就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这也让老两口特别满意这个媳妇。

一来肚子争气,二来长得好性子也好。

“武哥儿病得可严重?”叶老太担心地问。

“不严重,就流了几天鼻涕,已经看了大夫,说要多喝几天药。”

只是两句话的功夫,秦穆文就把木盘子端了出来,那个木盘子颇为精巧,用木板隔出了三个隔间,每个隔间里都放有许多小食。

分别是瓜子花生和糖冬瓜。

前俩都是常见的小食,后者则是一种瓜肉类小食,原材料是冬瓜,去皮去籽后切成大拇指大的小条,煮成透明的之后过水晾凉,再挤压水分晒干,最后用白糖腌制入味,就变成了这样的糖冬瓜,入口别有一番风味。

“快来尝尝咱家做的糖冬瓜,今年做的可好,味道甜而不腻,宝哥儿肯定喜欢。”秦老太将盘子放过去,招呼道。

晶莹剔透的绿白色冬瓜条放在棕红的盘子上,越发引得人食指大动。

叶瑜拿了一块慢慢吃着,味道确实好,香香甜甜,又脆又韧。

等他吃完一块糖冬瓜,两人身上的寒气也就散了,叶老太迫不及待地起身,往西边的屋子走去。

秦家一共三间屋子,正中间那间住的是老两口,西边住的是秦正夫妻,东边住的是两兄弟。

叶瑜一进门,一股热气就扑面而来,整个屋子都烧得极热,在屋外气温零下二十度的情况下,屋子内的温度据他体感已经到零上了。

叶小姑早就知道自己娘过来了,激动得差点没忍住下地,她靠在隆起的被子上,额头还戴着一个红色的抹额,抹额下是一张虽疲惫但面色红润的脸,足以证明她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娘。”她拉长声音叫道,好像瞬间就从三个孩子的母亲变回了那个在家里向爹娘撒娇的女孩。

叶老太看得眼热,她连忙握上手,仔仔细细地打量一遍叶小姑,“没事就好,平安生产就好。”

叶小姑任由她娘看,等了一会才招招手,“宝哥儿快来看看你妹妹。”

她被放在炕边的摇车里,叶瑜凑上去看看,刚生下来没几天的婴儿还没洗去胎脂,脸上一片红红白白,再加上生产时被产道挤压成锥型的头,严格来说算不得好看。

但每个孩子在自己爹娘眼里都是最好的,叶小姑也是如此,她慈爱地说:“怎么样,可爱吧。”

叶瑜用力点头,“妹妹很可爱。”

叶老太小心地碰了一下女婴的脸,“可取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