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让众人纠结的死结,在不日,有了一个新的转折。
这个新的转折,谁也没有料到,竟然是太奎带来的。这让苦恼了很久的江河心情有些阴暗了。
红儿不是经常让太奎帮忙在学校找一些中韩互译的工作吗?鉴于红儿的认真和不错的中文功底,中韩文化交流又是那样频繁的地方,红儿的翻译和整理,甚至代写文稿工作,还算生意不错,顾客不少的。太奎更是经常缠着同学朋友,让他们多拉“生意”。
就这样一个被太奎缠着并非常不耐烦的某位同学在一次朋友小聚的时候,有些不经意地习惯性地为损友招揽“生意”。其中一位朋友看了陈红儿的译稿,认为水平一般,但应付自己目前就职的那个网站上的工作还是可以的,就好意推荐了一个网络平台的工作。
这个网络平台是一家杂志媒体建立的,主营业务是翻译一些外文杂志报刊等工作,其中分量最重的主要是中英文杂志需要翻译。工资按字数走,每天要求一定的工作量。这个朋友曾在假期干过一段时间,收入还不错。现在因为快开学了,学习任务重就没有再做。推荐推荐人试用一下,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份工作对翻译这种专业性的人才来说,收入不上不下,因此流动性就比较大,有时会很缺人,有时会很多挤人。
就这样,红儿被太奎拉着和这个平台的主管见了见面。虽然对红儿没有学历、没有资格认证,就来应聘这份工作,有些不是很看好这次的招聘,但看了一些红儿带来的文稿,决定还是让她试一试。
然后,红儿试着接了一单,正是中译韩。某中文大学的学生被韩国高中毕业的学生差点打败了。其情况为:中文水平不错的某人反而因为韩语的词汇量相对薄弱,一些语句无法直译。反复提交被修改了三次,才勉强合格。
红儿和太奎战战兢兢地在接待室里等待着面试结果。
这位主管回办公室和同事沟通了几分钟之后,十分和善地对红儿说:水平虽然一般,但是,欢迎加入。
红儿和太奎差点高兴地尖叫,幸好,还有清醒地保留了那么一点矜持,才勉强坐下来和主管详谈了一些注意事项,工作待遇,要求,并被建议来公司培训两天,熟悉一下有关翻译的一些要求和方式,好尽快正式工作。
这样详细地介绍下来,可以说,明天,红儿就可以正式上岗了。
这份工作还算不错,工资刚好能够应对红儿以后的租房和生活所需,再仔细点,微微还能有一些剩余,可以再改善一下生活。最小的蓝儿已经一岁多了,可以少吃些奶粉,多吃点辅食了,现在已经可以走几步路了。最大的橙儿已经是个小小少年,懂事听话,还能很好地照顾其他弟弟妹妹。黄儿他们三个也都是小人精,完全不用很操心。过完寒假,自己攒上两个月工资,正好付了三个月房租,还能有点剩余可以买点其他日用品。而且以后,工作稳定,时间自由,也可以看好孩子,也可以更好地做好保姆工作,认真地做做饭做做家务。如果长期能在元家做保姆,完全可以省下不少的钱。到时候,攒了钱,再去学个夜校,报个资格证考试,还可以找份更好的工作。
呵呵,生活一篇美好,前途一片光明。
果断地,红儿和太奎两人出了公司,决定shog去,买上好吃好喝的,晚上给大家活儿加餐,就当庆祝了。
嗯哼,吃什么好呢?价格实惠,气氛热闹,又适合多人用餐呢?
啊,有了,火锅。
呵呵,红儿和太奎商量完了,立刻开始行动。采购的是红儿,付钱的是太奎,至于最后报销的嘛,那个……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
说起这个火锅,红儿这也是“有祖传手艺”傍身的。陈红当年读大学的时候,一大学舍友就是重庆妹子,家里就开着火锅店。几次宿舍的人悄悄在宿舍开小灶,都是这位妹子亲自主勺。红儿眼红了很久,只是学了点皮毛。毕业的时候,总算缠着这位妹子“加了加班”,“开了开小灶”,学了几成的“祖传手艺”傍身。
所以,高兴之余,红儿决定“普天同庆”。拿出自己的最高手艺来“款待”一下最近跟着自己一样辛苦的众人。
吃火锅本来就是吃得一种热闹的氛围。人多,更是吃得开心。四个小不点(蓝儿还不懂得为自己的胃而战的快乐),得知要吃“大餐”,那是兴奋得不得了。
红儿和太奎shog完,回到家里,一进门,孩子们就一窝蜂地冲上前,抢着拿袋子,好像自己抢的多了,就能吃得多一般。顺便翻看翻看袋子里有什么好吃的,提前过个瘾。
红儿准备火锅底料,孩子们和太奎就在旁边,在红儿的指挥下准备着“下锅菜”。蓝儿则负责坐在自己的婴儿椅上手舞足蹈地为大家助阵加油。
所有人都兴奋地准备着,不约而同地忘记了给家里最重要的两位“大家长”打电话,忘了他们下班之后,除了回到这个处处是麻烦人物的家,还有很多的业务生活和活动。而两位“大家长”很明显今天也正好有事,一起没有想起来,或是不习惯地想起来,还需
要给家里说一声自己的行踪,更是没有想到家里会有那么多人期盼等待着两人早点回家。
这个结果,就使得家里准备得妥妥当当,餐桌上摆满了各式新鲜的肉和菜,锅里红油油的红汤、乳白色的清汤都在不停地翻滚着,冒着热气,整个小餐厅都充斥着诱人的香气。
每个人都兴奋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激动地等着开饭。
这时,才意识到,家里好像少了人了。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如何才好了。
红儿只能让大家稍等等,说不定,只是两人加加班,一会儿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