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电视剧里的老皇帝相较,年轻俊朗许多,但是一身气势恢宏,坐着不动也给人带来威压。

叶布修要跪下行礼,被皇帝止住了。

皇帝无奈地道:“映池,朕说过许多次了,不必行礼。”

叶布修字映池。

“陛下是君,池是臣,陛下可许臣不行礼,但臣却不能不行礼。”

虽知道他自有一套规矩,皇帝还是道:“还好映池生得如玉君子,不然这脾性得让许多姑娘不喜。”

什么脾性虽然没说开,但是叶布修知道,他的性子就像脾气又臭又倔的老头子。

身为一个合格的皇帝,要做事情很多,光在批阅奏折上,就花了很多时间。还要和近臣谈政事,日复一日,繁琐又无聊。

皇帝也就是仁正帝的案桌上现在就有许多的奏折。不过关于叶布修的奏折,自从仁正帝发火贬了大臣杀鸡儆猴后,近来少了很多。

仁正帝让人搬来椅子,问:“近来可还常犯咳症否?朕的库房里有一颗百年参,你拿回府上熬制补补身子。”

态度比对待他的那些儿子都好,不知道是谁传的谣言,仁正帝对叶太傅如此纵容,皆是因为和他有不同寻常的关系。

作者有话说:

皇帝不是攻(。);

补完了,补完了,爷再也不熬夜了,要死掉啦;

昨天没更,今天日六,等睡醒再挤一更出来。

第35章

谣言盛传的时候, 叶布修都要感慨,古人没有手机也能如此消息灵通。

思想什么的也很开放啊。

叶太傅就算是不说话,站在那里整个人也是冷的。

仁正帝习惯了, 下轿子的时候, 叶布修要走一段路, 寒风刺骨, 一双手冷得似冰。

仁正帝把太监端过来的参汤递给叶布修暖手。

仁正帝以前不受宠,有段时日回了母妃的所在的家族长住,叶府就刚好在旁边。

叶布修是胎里带出来的病,仁正帝第一次见他的时候, 也是现在的病弱模样,偏脾性又不听劝,常常闹得叶府半夜请大夫。

一次仁正帝在花园散步,抬头就见他坐在高墙上,望着月亮一身青衫随风起, 文人的雅致就显了出来。

初时仁正帝就觉得这人不知好歹,对自个的身体都如此,本来就一幅痨病模样,折腾下去不知道还有几年好活。

后来久了, 两人倒也聊上了话, 仁正帝问他,为何身体有恙,还不于屋中静养。

当时的叶布修是这么回的:“人固有一死, 池不论轻鸿毛或重泰山, 但垂坐于堂固然能寿长, 却也无缘见得世间万物, 最后逝了也在一蛙之地, 目视井天。”

这话说的豪迈,不论生死轻重,也要观世间百态,不然最后也坐井观天。

十六七岁的少年郎,哪个不羡慕画本里的英雄豪杰,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

年轻的仁正帝听了,被震撼到了,觉得坐在高墙上的少年病弱身形仿佛带上了看不见的一种坚毅。

而立的仁正帝不同,他已没有年轻时的少年意气,想的都是最终结果,对他来说,叶布修是重要的,他当弟弟一般对待的人。

皇权在握久了,对于人的寿命,他也有了掌控欲。

仁正帝可以容忍叶布修搅得朝堂不定,但用身体来胡闹他是不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