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百姓,也想起了不久前那一件薄薄的深灰色棉袄,给他们带来的温暖。
“难怪之前燕家四处收购棉花!我还当他们是想将棉花买净,以防被人勘破了棉衣的诀窍呢!”
有人羞愧道:“看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也有人一脸羡慕:“晋州百姓真幸福啊,那么好的棉袄,燕家竟分文不要。”
“呸,幸福个屁,你脑子进水了不成?人那是受了冻灾。”
“冻灾?可这不都是春季了吗?”
“晋州在北地,冬天长嘛。”
“原来如此,不过这么棉袄都白送,燕家亏大发了吧?”
包娘子也听闻了这个消息。
她拉着包顺道:“你看,我就说燕小姐是天大的好人,往后咱家买布,都去她家买。”
包娘子天生畏寒,那件棉衣质量好得惊人,她现在早晚都还穿在身上呢。
包顺点头:“都听你的。”
包娘子叹了口气:“可惜燕家不招做女红的,我听闻她家的工钱可高呢。”
近来她还是回归了最初的工作,接些女红活儿在家做。
只是接触过温家的模特工作,赚过大钱,便总觉得这些钱少了些。
包娘子知道自己心态有问题,倒也不着急。
反正她现在踏踏实实的,若是遇到机会,再放心大胆去试就成。
不过她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到了眼前。
太子给燕家小姐下的诏书,才过去没多久,燕家那位状元郎便又回来了。
不过这次,他是以朝廷命官的身份回来的。
听说他身后跟来的侍卫有二十多个,这些人还佩了刀,连县令都来与他作陪,看着就气派得不行。
不过状元郎啥也没干,而是带着那些人满郊外农田地跑,这让崇明县的人很是奇怪。
这日,状元郎恰好就带着人,来了包娘子所居住的村落附近。
包顺出去扛货去了,包娘子恰好得闲,跟着人去看热闹。
最后到了田埂边,只见那面容清俊,身着青袍,衣上绣着好看的白鸟的状元郎,正和一位老人蹲在一起说话,从地里抓了一把土起来。
他修长白皙的手一下就被泥块弄脏,那位老人拘谨不已。
包娘子却对这位状元郎生出了些许好感,凑近两步。
燕晨是来寻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的。
棉花最宜在四月中,如今已是四月初旬。
之前他们在京都,主要是查阅资料,并由皇帝命人挖了各地的土回来,给他们作为参考。
最后划出了几个地点,分别派他们来考察。
因时间紧迫,皇帝无需他们答复,只下令找到适宜的土地,就命人赶快种植。
至于推行棉花的政令,早已分派给各地官员。
种子、福利政策,各地方官都已准备好。